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区

创新铸就了“不锈”的钢铁企业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刘元亮 薛克
2011年10月18日10:21

  创新铸就了“不锈”的钢铁企业

  《环球人物》杂志 记者 刘元亮

  《环球人物》杂志 特约记者 薛克

  1角的不锈钢硬币、抗菌不锈钢餐具、铁路载重货车专用不锈钢板、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高强度汽车大梁钢、神舟飞船用特种钢材……能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这样,产品应用范围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到高端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还真不多见。太钢,这个以不锈钢为主的特色显著的钢铁企业,正引领着钢铁业尤其是不锈钢产业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在太钢集团古朴的办公楼内,我们敲响了董事长李晓波的门。太钢的精神、太钢成功的原因,在他看来都可以归结成两个字——创新。

  “创新让我们走到了世界之巅,要保持领先更要创新。”李晓波说。

  观念创新,80年老厂先破后立

  我们的采访从太钢的历史谈起。

  上世纪初,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真切建言“以天赋之煤铁资源,振兴民族工业”,民族实业家纷纷响应。1934年,太钢的前身——西北炼钢厂在太原应运而生。

  比共和国年龄还大的太钢,锻造了一个个钢铁奇迹:成功冶炼出中国第一炉不锈钢,轧制出第一张热轧硅钢片,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不锈钢立式板坯连铸机,建成中国第一条不锈钢板材生产线。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太钢在规模上和产量上却都被挤出了“中国十大钢”的龙虎榜。不锈钢产量始终未超过10万吨,不锈钢销售收入也仅占总销售收入的10%左右。

  怎么办?李晓波谈到了他在任总经理时的一次“砸”钢事件。

  2002年,太钢生产的276吨不锈钢冷轧薄板和冷轧硅钢板没有达到出厂标准。当时的领导层经过反复考虑,毅然决定将这些钢板销毁回炉。很多干部职工觉得心痛:276吨钢不是个小数字,那可是数百万元的损失呀!但领导层认为,如果让这些钢流向市面,损失的不仅是钱,更是太钢的未来。

  2006年9月29日,太钢新不锈钢工程正式竣工投产,形成了年产3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成为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多,“暴风雨”就向这艘钢铁巨轮猛烈扑来。当时,李晓波刚刚挑起董事长的重担。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钢铁行业陷入严重的低迷期:订单不足、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成本升高、效益下滑……太钢面临多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面对危机,李晓波冷静地提出了“三只眼睛看世界”的战略:第一只眼睛看客户,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客户的新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合适的产品送到最需要的客户手中;第二只眼睛看同行,继续瞄准世界超一流的钢铁企业,实施动态对标;第三只眼睛看政策,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机遇,系统分析相关行业发展趋势,跟踪行业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全力开发新的市场、引导消费,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

  “三只眼睛”让太钢找到了应对危机的策略。太钢响亮提出:结构调整项目的进度不变、投资不减、标准不降,投资30多亿元的不锈钢管、不锈钢高强度精密带钢、特种型材径锻机三大品种结构调整项目陆续投产。

  “在生与死的激烈竞争下,才能迸发出创新的激情与灵感。创新让我们浴火重生。”李晓波站起身来,在办公室边走边说。

  2009年,国际大型不锈钢企业产量大幅下降,但太钢却逆势上扬,产量跃居全球第一,平稳度过了金融危机的漩涡。

  李晓波说,最大并不意味着最具竞争力,最好与最大携手才是最强。太钢提出的“十二五”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坚持做强主业、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

  技术创新,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48岁的李晓波出生于内蒙古,1984年他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太钢工作。近30年的工作生涯,让外表儒雅的李晓波具有了敢为人先的非凡毅力,也练就了钢铁般的坚韧性格。

  2010年10月29日,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协作,在全球首创研发成功的第三代汽车用钢在太钢试制成功。第三代汽车用钢生命周期长,同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塑性,安全性非常高,油耗低。但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技术和标准,在冶炼、连铸和轧制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大问题,开始没有企业愿意第一个工业化试制。

  面对挑战,李晓波站出来主动请战。他斩钉截铁地说:“太钢来干,而且一定要干好。”

  连铸过程是否顺利,锰含量高对成品化学成分控制准确影响有多大……反复论证研究的过程,足足用了4个月,被称之为变形“精刚”3的第三代汽车用钢在太钢一次试制成功。

  令太钢引以为傲的远不止这一种产品。走进太钢技术中心的产品展示厅,我们看到了太钢无数的“骄傲”:火车轮轴钢、轨道客车不锈钢面板、化学品船用不锈钢……太钢的不锈钢产品已经稳步进入石油、铁道、汽车、造船等领域,成功应用于秦山核电站、三峡大坝、“东风”系列火箭等重点工程。在2010年,太钢“智”造的产品在国内10多个重要行业领域担当“领头羊”,20多个钢材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30多个品种成功替代进口。

  “没有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就做不出来这么多首创。”李晓波说。

  目前,太钢正参与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共同投资建设的“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产生能量的方式和太阳类似)项目。太钢已率先参与了该项目不锈钢材料的技术交流及板材、锻件、钢管等试料的研制,并通过了产品评定。

  李晓波自豪地告诉记者:“就在今年8月,太钢集团被国家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评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太钢是唯一入选的钢铁冶金企业。”

  技术创新推动太钢不断“智”造出一个个世界第一:2010年底,世界最大不锈钢无缝钢管厂正式投运;世界最大精密带钢厂(生产的不锈钢板最薄可达头发丝的1/3)在太钢建成;2011年1月,全球最大的径锻机项目在太钢投产;9月6日,太钢又攻克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研发出全球第一支使用挤压机生产的W型钢,产品将主要应用于核电裂变反应堆的管道支架……

  鲜花和掌声并没有“醉”倒李晓波,他心忧目前钢铁市场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同时也心痛某些钢铁尖端产品还要依赖于进口的局面。“我们瞄准了为数不多的高端产品,加紧研发,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今年上半年太钢已投资530亿元,未来还将投资500亿元,实施一批高、精、尖储备项目。”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