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区

创新铸就了“不锈”的钢铁企业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刘元亮 薛克
2011年10月18日10:21

  思路创新,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高碳行业,如何实现低碳发展?李晓波有自己的思考。

  “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关键在于你创新开发去用。”李晓波说。

  9月16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经过太钢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时,看到拉粉煤灰砖的汽车排成了长龙。拉运的司机说,他每天一大早就抢着拉砖,最担心拉不上砖。

  太钢每年要产生30万吨左右粉煤灰,处理粉煤灰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变废为宝,太钢建成了年产30万立方米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及2亿块蒸压粉煤灰砖的生产线。这两种砖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是优良的墙体填充材料。其中加气混凝土砌块比传统墙体材料节能65%以上。

  “上海世博会山西馆的外墙,就是用我们太钢生产的粉煤灰砖砌的。”李晓波微笑着说。

  在李晓波的观念里,所谓“绿色企业”,不仅指产品“绿色”,而且生产过程也要“绿色”。

  2010年8月至今年7月,国内第一套采用活性炭技术对烧结机烟气进行脱硫净化的装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喷雾焙烧法工艺建成的处理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不锈冷轧废混酸再生工程先后在太钢投运;国内首套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装置在太钢投产,其中,不锈钢除尘灰冶炼工艺属国际首创……像这样依靠创新创造的行业第一,在太钢比比皆是。截至2010年底,太钢已累计拥有专利1183件,累计创效2亿元以上。

  榨干吃尽使废物变成了宝。李晓波微笑着说:“绿色发展,不仅是城市和社会的客观要求,更是太钢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让绿色发展成为太钢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不是‘烧钱’,而是新的效益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太钢绿色发展项目已增加产值12亿元,增加效益4亿元。现在,我们还成立了工程技术公司,把自己研发的产品新技术、节能新技术对外输出,为国内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健康发展提供自己所能。”

  “除对自身产生的废弃物充分再利用外,太钢正在把大量的城市垃圾变废为宝,对废旧机动车、轮胎、塑料、医疗垃圾等城市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已经启动。循环经济也使太钢与城市更加和谐,太钢回收生产余热,为太原市城区1000多万平方米的居民住宅提供冬季取暖热源;率先采用高新技术对太原城北地区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达5.5万吨……”

  目前,太钢已形成了固态、液态、气态3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

  李晓波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太钢将加快推进由“企业内部小循环”向“城市大循环”的转变,成为全球最绿色的钢厂。

  人才创新,后备人才送到麻省理工

  创新,依赖的是钢铁般强有力的人才。不论是选拔、培养、使用的过程,还是奖励的力度,太钢对人才的重视在业内有口皆碑。

  早在2004年5月,太钢就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我国第一个不锈钢高新技术的研发平台。太钢实施了“515”人才工程:培养造就50名高级管理人才、100名高级技术专家和500名优秀操作手。

  进入新世纪,太钢全球化速度加快:出资收购土耳其铬矿资源;与中国有色集团共同投资开发缅甸达贡山镍资源;牵手宝钢、中信,收购世界上最大铌公司巴西矿冶15%的股权;做强做大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打造成世界级不锈钢深加工基地……这些项目的运营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来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推出‘中国全球运营领袖’项目,太钢是国内首家参与该项目的国有企业。9月开始,10名学员将在两所名校分别接受一年和一年半的培训,他们是我们太钢未来的栋梁之才。”李晓波指着电脑上的一张合影告诉记者。

  太钢建立起以科研课题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创新机制,每年重奖科技功臣。在太钢,技术中心是最气派的办公场所,而集团领导层所在的办公楼却是最古老最简单的。太钢优秀人才的薪酬可超过本单位人均收入的2—3倍,关键人才可超过5倍。

  “太钢对待人才从不吝啬。7年前,在解决不锈钢产品缺陷过程中,一名技术专家提了一条关键性建议,我们就奖励了他20万元。现在已经形成了制度。”李晓波说。

  目前,太钢已经形成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700多项,其中近百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采访中,李晓波说正在关注欧债危机,全球化中的太钢越来越明显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只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同时从脚下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李晓波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几本关于风险管控、质量战略的业内书,谈起这个话题,李晓波说,诚信是一个人的品格,质量就是一个企业的品格。说起“课外书”——《苦难辉煌》、《中国震撼》,自言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的李晓波说:“没有看过的话,我建议你们也看看。心中有了大格局,一个人、一个企业才能干大事,才能使自己对社会的价值最大化。”

  以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保“先”剂,李晓波和他领导下的太钢将永不“生锈”。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