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特稿:援助非洲抗击饥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1年10月21日15:30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14日报道:图尔卡纳沙漠位于肯尼亚北部,距离首都内罗毕有700多千米。该沙漠区有一个村庄叫Lorenge Lup,那里长期干旱,村民艾帕.易洛图甚至都记不起上次下雨是什么时候了。32岁的易洛图全家每天只吃一顿饭,庄稼收成对他们来说都成了历史。

  图尔卡纳沙漠在这个东非国家占地7万多平方公米,全区几乎没有公路,因此很难得到食物救济。

  今年以来,包括图尔卡纳地区在内的许多肯尼亚地区、埃塞俄比亚全境、吉布提和索马里中南部大部分地区由于60年一遇的干旱遭受了严重饥荒,1450万人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今年的七月份和八月份,旱灾导致的饥荒蔓延至图尔卡纳沙漠地区。中国政府宣布将为非洲之角援助高达4亿4千多万元(合约6865万美元)的物资。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对外食物援助最大的一笔。

  在中国政府援助抵达图尔卡纳地区之前,中肯经贸协会和其他中国在肯尼亚的组织在9月22日给当地9000多村民发去了救济,包括60吨玉米和5吨大豆。

  易洛图回忆道,这些救命粮运到Lorenge Lup 村的那天, 他们全家11口人都一大早就离开了家里,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救济站领回了每个人的粮食。

  易洛图说:“我们从来都不期望有一天中国人会给我们食物,直到我们亲眼看见。”他家总共领到了110公斤粮食,可以供全家人吃够两个多月。

  事实上,距离易洛图家乡的80多千米处,是凯里奥河与特克韦尔河流经交汇之处,那里有良好的种植和生活条件。当地政府正努力说服村民搬往那边。

  尽管易洛图的妹妹去年死于饥荒,但是他说他的家人“绝不可能离开这块土地”。他的家人已经在这里繁衍了很多代。

  而对于41岁的Lorenge Lup 村民玛格丽特•安多噶•内本尤来说,对这篇土地的情感依赖只是她不愿意搬迁的原因之一。

  她说:“对我们来说,要适应另外一种生活简直太困难了。再说,干旱到处都存在,我们又能搬到哪里去呢?”

  地区长官纳吉塔哈.汉弗里透露道,罗德瓦尔当地政府组建管理了一个项目,项目通过每月给偏远山区分发食物以保证民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他说:“我们与几个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把能够维持一个月生命的食物发给灾民。通常,徒步将粮食发放给灾民就需要3个星期,等我们休息一个礼拜后,我们再走三个星期发送粮食。”

  但是,根据Lorenge Lup村民内本尤的说法,发放粮食的政府官员最多两个月露一次面。这位十个孩子的母亲说道“我们曾经等了4个月时间都不见官员来救济,那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到森林里去找果子吃。”

  对这位母亲来说,食物救济并不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她最关心的还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她说,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将会给孩子和她的整个家庭带来长远的利益。

  易洛图则表示,如果在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个固定的住所和属于他家自己的农场,那么他们还是愿意迁徙的。

  当被问到如果政府停止食物救济项目,他们将会怎么办时,内本尤和易洛图都回答道“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

  中国的救命粮

  最早两批中国援助肯尼亚的救援物资——装了100个集装箱的2500吨大米——于9月28日抵达肯尼亚。第三批和第四批援助已经起航,预计本月月末抵达肯尼亚蒙巴萨岛港口。

  中国政府和其它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共同减缓饥荒带来的严重后果,今年八月份它还公布了总价值的1600万美元的物资资助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这项资助于本月初抵达灾荒肆虐的索马里。中国的援助可以维持包括10万个15岁以下的营养不良儿童在内的170万人一个月的口粮。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商业顾问韩春林(音)本周三在孟加迪沙一个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仓库交接仪式上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深切关怀非洲之角的60年不遇的干旱与饥荒问题,这些捐助表达了我们中非双边友好往来,也表明我们将会坚定支持索马里人民战胜饥荒。”

  肯尼亚副总统斯蒂芬妮•卡隆佐•穆西约卡表示,中国救济粮食的数量是肯尼亚政府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援助,肯尼亚政府将会尽快把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

  肯尼亚外交部长莫斯. 韦坦古拉告诉《中国日报》,肯尼亚的粮食危机现在得到了控制,“肯尼亚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巨大支援,除了中国外,我们还得到了来自美国的援助,而在这次危机中欧盟则为我们提供了最多的援助。”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主任布内特•雷尔森说:“中国拥有一个其它任何国家都没有获得过、也不敢奢望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世界上出口量最大国来抵御饥荒。”

  他说,仅仅20年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的援助项目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项,但如今中国却是粮食计划署主要的一个合作伙伴,并且作用和影响不断上升。“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本国这么多人口的饥荒问题。30年前,1/3的中国人吃不饱。今天,不到1/10的中国人会因饿肚子而营养不良。”

  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顾小杰则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它国内有民众也患有饥荒,但是考虑到中非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我们有责任帮助非洲人民渡过难关。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应该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用我们战胜贫穷和饥荒的经验去帮助非洲人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未来的挑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随着雨季的到来,非洲很多地区灾情有所好转,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将会持续干旱饥荒。

  “索马里、吉布提以及肯尼亚北部部分地区的难民危机严重,这使得因干旱引起的灾荒变得更为复杂严峻,形势不容乐观”,联合国粮农组织中东非地区分机构急救办公室的希拉里.克拉克说道。

  索马里是该地区受灾最严重的国家,400多万民众由于干旱、内乱和高昂的食品价格而受到影响。

  尽管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每天奋力为10万多难民提供就餐,并且单在9月份就为近130万难民提供食物援助,但是,索马里饥饿的灾民数量仍在增加,预计有75万人将挣扎在死亡边缘。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断上涨的国际粮食价格将会加剧该地区的粮食安全。

  克拉克说:“对于居住在旱情严重地区的牧民来说,即使牧场变好牲畜变得更健壮,他们的收入也会比去年更少,因为今年只能为每头牲畜买更少的饲料和谷物。”

  联合国一些机构星期一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食品价格将会继续飙升,可能会持续十年左右。因此,小国和食品进口国,尤其是非洲的几个国家,最容易遭受贫困和食品不安全的袭击。

  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解决这场危机应该着眼于将短期救助与长期发展需求结合起来。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主任布内特•雷尔森表示,粮食计划署正继续努力寻找与中国政府合作,期望中国成为其发展伙伴,“让中国政府、非洲各国政府和非洲之角的非洲人民都致力于加深计划署在非洲的急救作用,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推进非洲的灾后重建工作——特别是运用中国在开发其边远地区的成功经验。”

  致力于研究非洲政治的英国牛津大学大卫•安德森教授认为:“要改善非洲地区的饥荒,最大的困难就是把专家建议转化为实际提升食品生产。

  “而中国需要做的就是用找到途径大规模推广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和策略。”(中国日报记者 李连星 编辑 吕捷)

(责任编辑:UN96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