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护工群体缺失法律保障 一天24小时工作无加班费

来源:北京晚报
2011年10月26日17:13
一家专门照顾失能老人的护理院,护工正在给老人喂饭。
一家专门照顾失能老人的护理院,护工正在给老人喂饭。

  最近,记者深入北京护工群体进行系列深度采访,无论是24小时连轴转的正规护工,还是坚持“打游击”的黑护工,他们的工作强度之大和生存环境之恶劣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记者发现,护工身份的“黑”与“白”并非泾渭分明,为了生存,很多从业者在黑白之间不断转换,所谓“正规”也让人疑窦丛生。归根结底,这个职业本身就没有什么“正规”可言,没有准入制度,没有职业标准,没有劳动部门对这个职业的认可,即使所谓的“正规”护工也无法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时限工作,甚至全市没有一家正式命名的“护工公司”或者“护理公司”……很多小公司类似“穴头”,对一个科室或者医院形成家族性或地域性垄断;这个职业更像一个“江湖”,无论黑白,大家各自摸索着生存之道。

  活跃在北京各大医院的几万名护工,是一个游离在制度边缘的灰色群体,他们被需求,同时也被忽视和遗忘。

  护工管理

  招工公司五花八门

  人们普遍认为,有公司管理的护工就是正规的,而自己单干的就是黑护工,那些拒绝黑护工的医院也是直接把护工业务外包给一些公司,由他们直接运作管理。实际上,管理着“正规护工”的这些公司的正规性本身就值得怀疑。

  “全市就没有一家正规的护工公司或者护理公司,因为目前这一行还没有劳动部门或卫生部门核发的从业资格证,所以工商根本注册不下来,但是你注册个其他公司,做护工业务也没人管。”林女士进入护工这个行业已七八年,手下的护工有二三百名,进驻全市5家医院,她注册的是“科技公司”,但丝毫不妨碍开展护工业务。

  据她介绍,目前北京有大大小小的“护工公司”100多家,基本上都是以“劳务公司”、“家政公司”、“中介公司”、“咨询公司”名义注册。其中大多数都是中介性质的,只负责介绍活儿并从中抽成,护工不签合同,不上保险,不建档案,招来人就直接拉进病房,走的时候也就打声招呼,流动性非常大。拥有稳定的护工超过200名的公司就算“实力雄厚”了,很多小公司只有十几名或者几十名护工,更像是“穴头”。

  而这种“穴头公司”的前身基本都是黑护工。在方庄一家医院的神外病房做了5年黑护工的老刘最近正准备开一家公司,他介绍来的亲戚基本上已经把这个科室的护工业务包圆儿了。“现在医院查得挺紧的,不就是缺个身份吗?所以注册个公司,大家就成正规军了,和医院也有个说法。”不少公司就是这样诞生的,并由此洗白了身份。而它的实质,依然是一个同村老乡的松散组织,谈不上任何管理和制度。

  地域割据

  在医院划分“势力范围”

  像老刘这样一个村子的人垄断一个医院科室的情况非常常见,这和护工的招聘方式有直接关系。“由于护工工作的特殊性,直接到农村招工根本招不来人,基本都是在北京干了一段时间做得不错的,介绍自己的亲戚老乡过来一起干,所以这个行业的家族性和地域性特别明显,都是一帮一伙的,目前北京的护工市场,以河南、安徽和四川人最多。”一家“护工公司”的陈经理向记者介绍。

  一家大医院通常会同时聘用多家公司,而不同地区的护工群体在一家医院会形成多方割据的局面,瓜分并“控制”着一些医院的护理业务,形成小江湖。据陈经理说,目前河南的所谓护工公司最多,他们“控制”了很多著名大医院,另外安徽的家政公司也“控制”了不少三甲医院,四川的护工势力稍弱些,他们一般是在少数的三甲医院以及二级医院。除了这三个地方的,其他地区来的护工相对数量较少,难成气候,多是散兵游勇。

  这些“割据势力”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护工管理起来难度很大。林女士一直希望把自己的公司尽量做得“正规”一些,可是她发现公司的规章制度遇上了这些“江湖势力”就像秀才遇见兵,“他们成帮成伙,一个人犯了错,其他人都来袒护,甚至要挟,很难处罚,制度根本贯彻不下去。医院的规定他们也不遵守,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医院对这种情况也挺头疼。”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护工素质普遍难以提高。

  上岗培训

  7成护工拿到证就“黑”掉

  北京的护工大多来自贫困偏远农村,文化水平低,更谈不上专业技能。从去年起,北京护工开始“持证上岗”,“培训结业证”成为护工正规身份的一个“证明”。记者了解到,这是市卫生局针对全市护工进行的统一培训项目,考试合格发上岗证,政府为每人补贴400多元。然而这样一件好事,在执行的过程中却逐渐变了味儿,“证书”的可信度也大打折扣。

  北京市卫生学校培训中心是卫生局指定的一家护工培训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从去年到今年,他们一共给多家公司培训了2500多名护工。“我们是严格按照规定,上满12天的课程,有理论学习,有实习操作,请的都是外面有高级职称的老师,中午还管大家一顿饭,政府补贴的400多元根本不够,真是收一个赔一个……”这种“赔钱的买卖”很多机构当然不愿意做,这位老师告诉记者,他了解到,不少培训学校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就是走走过场,培训一两天就完事,发张卷子做一下就算结业了,反正结业证书都是各学校自己发的,也没人来查证。”

  卫生学校培训中心由于是卫生局直管,培训严格,时间也最长,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一些公司不愿意把员工送来培训的理由。

  “有些公司老总就直接跟我们说,培训那么长时间有必要吗?耽误一天少挣多少钱呢?他们希望天数越少越好,最好一天完事就发证,不少培训学校就是这么干的。”这位老师认为,从目前这种培训状况看,是否有“证”根本无法表明一个护工的专业水平,也不能代表他是否“正规”,“现在护工的流失率和流动性特别大,我们跟踪回访的结果,拿到证的护工70%离开了原公司,不少人就直接黑掉了,自己出去干,证也带走了。这也算是‘持证上岗’,收入肯定比在公司高。”

  入院竞争

  从“死磕”到大把“砸钱”

  对于“护工公司”来说,进驻医院的多少意味着能占据多少市场,所以对医院的争抢格外激烈,可是这种市场竞争靠什么呢?“基本上是一种无序状态,因为行业目前没有统一标准,要说上岗证大家都有,其他的要说什么硬性指标,进入的门槛,都没有,所以大家各走各的路子,明的暗的,这行到处都是‘潜规则’。”陈经理无奈地说。

  要说进驻医院的招数,早些年一些公司起步的时候靠到医院“死磕”。在业界流传这样一个故事,目前本市最大的一家拥有2000多名护工的劳务公司在2003年刚起步的时候,只有一名总经理带着4名下岗工人。他们想承包一家医院的护工业务,找了无数次,却连院长的面也见不着,最后这位总经理想出一个办法,以病人的名义挂了院长的专家号,终于见到院长,他说:“我没病,就是想看看您。”他在诊室里和院长谈起了业务,幸好院长被他的执着打动,最终把护工业务包给了他的公司。找不到正当的入门途径,这位总经理就是靠这样一家一家医院“死磕”,把自己公司的护工送进了多家大医院,竟也成了一段创业佳话。

  随着护工公司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现在靠“死磕”已经没用了,“现在要看砸多少钱,为什么安徽和河南的护工公司进驻大医院的比较多,就是因为他们肯给医院砸钱。”陈经理向记者透露,护工公司和医院签订合同,要向医院缴纳一定的费用,有的叫“科室管理费”,有的叫“水电费”,总之立一个名目就可以。这笔钱,从护工工资的抽成里支出,实际上是公司利润的一部分,“这笔管理费没有固定的数目,双方要谈,所以出钱多的谈成的希望当然就更大。”

  关于这笔“管理费”,记者询问了几家医院的护理部,但未得到证实。据院方介绍,他们现在选聘护工公司一般是通过公开竞标,但是由于这个行业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竞标的依据和相关标准医院没有进一步说明,但表示“通常会先试用一段,看表现怎么样再决定聘不聘。”

  尴尬处境

  越“正规”

  竟然越违法

  “确切地说,北京几万人的护工大军,根本就不是一个正规职业,它就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国外从来没有护工这个概念,我们想把它做得正规一点都无从做起,没有规则,没有政策。”一心想把自己公司做大的林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

  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也表示了同样看法:“中国的卫生系统并没有在护理队伍中正式引入护工,出现护工只是个不得已的变通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护理问题。”他认为,护工的出现,是医院护理现状和患者实际需求出现矛盾的结果。目前,在劳动部公布的职业大典中,护理行业只有“护士”和“护理员”,有国家规定的考核标准和评级制度,但是以护工目前的素质,根本不可能达到护理员的标准,专业人士称他们为极度市场需求下的一种“过渡”产物。

  在这种“过渡”中,很多所谓“正规”护工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保障的劳动者,和黑护工没区别,公司除了介绍活,抽成,其他一概不管,不和员工签合同,也不上保险,这种生存的危机感导致近年北京发生了多起护工罢工事件,才逐渐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记者了解到,一些公司目前已经开始启动让护工走出“江湖”,进入正规职业大军的规划,北京拥有护工数量最多的惠佳丰劳务公司是第一个尝试者,日前和2000多名护工全部签订劳务合同,给他们上保险、建工会,可是,公司经营者最后尴尬地发现,他们做得越正规竟然越“违法”。

  按《劳动合同法》,护工和护工公司一旦签订劳动合同,护工就是公司的员工,代表公司被派遣到医院为患者服务。那么,护工理所应当是劳动者,应享受劳动者的一切权益,包括加班费。一些护工提出,自己24小时陪护在患者身边,没有节假日,是不合理的。8小时以外的工作时间应依法发放加班费。

  “把公司2000名护工的加班费全部补齐,也是一笔不敢想象的数字。”公司董事长张绍秋直言,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护工公司的出路只有一个关门。“就算能把加班费补上,护工的8小时工作制依旧是不可能实现的。”他表示,现在公司只能顶着“违法”的帽子生存。

  张绍秋是北京市宣武区政协委员,他已经多次将护工行业的困局写进提案,“我们的确不合规定,我们急盼有关部门给出一种管理方法,细分出行业标准。如果能给我们指明一条出路,或者给一个名分,我们会按照行业标准来做。”(本报记者 张鹏)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