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美撤军伊拉克与海合会联盟 中东将现新北约(图)

2011年11月02日08:44
来源:南方日报
中东 新"北约" 

  美国年底将从伊拉克撤军,却试图与海合会各成员国组建多边安全联盟

  中东将现新“北约”?

  自奥巴马上月21日宣布美国将于今年年底从伊拉克撤军以来,外界纷纷对该地区的安全局势表示担忧:伊拉克从此将陷入权力真空吗?伊朗会否趁机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就在美国国会内部就撤军行动发出质疑之声时,美国《纽约时报》10月30日报道,奥巴马政府和美国军方正计划今年底从伊拉克全部撤军后在海湾地区重新部署军队,以防范“来自伊朗的军事威胁”,并应对伊拉克将来可能出现的安全局势恶化。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是美国迫于国防预算削减的压力,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是奥巴马政府应对美国国内,尤其是共和党内不同声音之举。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数位美国中东问题专家,对美国计划在海湾地区重新部署军力一事深入解读。专家表示,海湾国家想跳出美国战略布局比较难,美国仍将在该地区发挥重大影响力,但形成“中东的北约”希望不大。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赖竞超 魏香镜

  实习生 张君荣 王家伦

  美国强调“合作”乃识时务之举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次计划中,美国重在提升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合会)的军事合作水平,让沙特等6个海合会成员国更多地参与到防务中来,以建立一个新的海湾“安全架构”,包括进行联合空中和海上巡逻与军演,并进行导弹防御合作等。

  美中央司令部参谋长卡尔·霍斯特认为,美国帮助海合会国家训练军队,与它们联合军演,有助于美国整合地区资源,提高盟友的战斗力。中央司令部负责演习事务的参谋约翰·沃尔曼提到,伊拉克在美国的推动下,将参加定于明年在约旦举行、旨在应对反政府武装和恐怖主义的“鹰狮12”演习,这是伊拉克军方首次受邀参加中东地区军演。如此高姿态的推进海合会国家积极参与军事防务,难免让人联想到美国国内糟糕的经济形势。当下,美国国会两党正就财政赤字等难题争得不可开交,国会大幅削减国防预算的事实摆在眼前,对于在中东部署强大的军事存在,奥巴马政府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考虑军事合作的方式,这多少有助于减少美国的军费开支、减轻美国财政负担。有消息称,美国将在未来10年削减4500亿美元军费。如此看来,与其它中东地区伙伴加强军事合作,是具有效率和实际的做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征表示,这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姿态,能在客观上减轻海湾地区的反美情绪。它也与奥巴马自上台以来就一直宣扬的“以多边合作来减少阻力”理念相契合。如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孙哲所言,奥巴马曾提出三大战略:共同防御、巧实力外交和全球发展。“合作”的理念正符合奥巴马政府一贯的外交政策,是“巧借外力”的体现。

  驻军科威特是美国的“补网”行为

  霍斯特用“回到未来”一词描述美军今后在海湾的部署态势。“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考虑回到过去那种方式”,包括部署规模较小但战斗力强的部队,他认为这“有效、实用”。孙哲介绍,是戴维·彼得雷乌斯(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把反恐特种战的哲学发扬光大了,即以特种兵对付恐怖分子灵活运动的小股力量,避免浪费军力资源。

  他还补充道,目前美国军力虽有所削减,但依然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国在海湾地区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其实已经足够应对中东变局,一旦伊拉克出现乱局,美军驻扎在巴林的第五舰队可以有效、及时地发挥作用。因此,美国在中东地区需要的是信息、情报、无人机等方面的投入,而继续增加军事基地的战略意义不大。

  除了计划向科威特派遣地面部队以外,五角大楼还考虑向科威特附近的公海派出数艘军舰。现在美、科两国正就驻军规模问题进行谈判,结果有望在几天内公布。有报道称,在海湾战争时期和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军在科威特的陆军驻扎数量至少是一个营,约1000人;最多时达到了一个旅,约5000人。霍斯特表示,希望即将达成共识的陆军驻扎数量能够“回到过去”。

  除向科威特增派作战部队和舰只,还要进驻科威特水域,美国此举是不是担心年底从伊拉克撤军后,会出现乱局?对此,孙哲的看法是,科威特离巴林很近,在科驻军的意义不大。9·11以后,美国反恐坚持“百分之百的力量应对百分之一的可能”,然而事实上,美国目前主要的威胁方——伊朗不同于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前者更多地采取“外科手术式袭击”,不太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驻军科威特完全是美国政府的“补网”行为,是面对今年初以来中东大变局的不放心表现。事实上,像科威特、沙特、卡塔尔都是美国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基地组织或其他恐怖力量完全没有这么强的军事能力。

  心有余力不足,但美国战略布局没乱

  年底美军就将从伊拉克全部撤出,目前在海湾地区的军事部署也还在筹划当中。究竟美国在这一地区是否大势已去,它还能主导中东地区的局势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雅梅认为,美国在主导中东局势上早已心有余而力不足。“美国当然希望能够全面、彻底地介入中东,主导该地区的形势走向。但事实上,由于其自身国力正在走下坡路,中东国家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以及区域外的大国如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加强与美的竞争博弈,美国对这一地区安全局势的主导力在相对减弱。”

  然而有专家表示,自今年春以来,中东地区的态势超出了美国的预期,但不得不承认,美国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是该地区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孙哲认为,暂时来看,中东地区成为美国的战略失败。从今年初以突尼斯为首的中东大变局开始,到亲美的穆巴拉克政权被撵下台,再到如今叙利亚、也门等国家政权仍然岌岌可危。美国完全没有预测到态势的发展,是情报和战略的失败。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并没有乱,是有章可循的。例如在对利比亚卡扎菲的行动中,美国主要在背后操控,冲锋陷阵的是英、法。可以说目前的中东战略,还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中东对美国是既爱又恨,这个地区矛盾复杂,自我防卫能力不强,想跳出美国的布局不太可能。”孙哲说到。

  新“安全结构”不同于北约

  今年9月,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纽约会晤海合会成员国官员时,曾提出美国希望与这6个国家组建更牢固的多边安全联盟。海合会成员国领导人则将于今年12月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会讨论这一提议。如果这一提议通过,一个基于美国与海合会成员国的全新的“安全结构”行将建立,人们不禁想到目前在全球发挥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然而,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称,这种新“安全结构”不会成为“另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如果美国与海合会各成员国联盟成功,那么,阿拉伯世界会出现“中东的北约”吗?

  多位专家表示“中东的北约”说法欠妥。袁征认为,目前的中东和当年的欧洲有很大不同。二战后美国与欧洲有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渊源,且是在共同应对冷战时期苏联威胁的背景下成立了北约组织。而目前海湾地区并没有一个外在的大国力量对这一地区构成实质性威胁。“也许有人会想到伊朗,但伊朗远远不能与当年的苏联相提并论。”

  除却时代背景的不同,海湾国家间缺乏纽带、海湾国家与美国价值观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中东的北约”不太现实。沈雅梅认为,虽然美国和海合会双方都有防范伊朗核威胁等共同的安全利益需求,但因为该地区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决定了中东国家之间没有较强的联系纽带,难具备欧洲国家的“同质性”。因此,即使当前美国和海合会国家增加了包括反海盗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的军事合作,但建立“中东的北约”还是缺少必要的联系纽带,难度较大。正如孙哲所言,“海合会国家不会把自己的地面部队像北约那样交给美国,任由美国充当指挥者,美国和海合会国家之间只能是协调合作”。

  此外,孙哲认为,“多边”不一定形成“同盟”,美国和海合会成员国也许只能达成一种协议。海湾国家对美国在武器购买和军事安全等方面有依赖,而美国的目的是维护其在中东的主导地位。由此,双方在某些问题上形成一个“快速联盟”,是符合共同利益的。

  ■小档案

  海湾合作委员会

  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全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1981年5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成立。其成员国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6国(2011年5月,海合会首脑会议宣布欢迎约旦和摩洛哥加入),是海湾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组织。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2001年12月,也门被批准加入海合会卫生、教育、劳工和社会事务部长理事会等机构,参与海合会的部分工作。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