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 北京精神消息

“北京精神”诞生记

2011年11月04日18:27
来源:千龙网
西城区京畿道社区的居民们聚在一起,对“北京精神”的内涵畅所欲言
西城区京畿道社区的居民们聚在一起,对“北京精神”的内涵畅所欲言

    “北京精神”诞生记

  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后,迅速在北京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昨天,西城区京畿道社区的居民们聚在一起,对“北京精神”的内涵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对“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理解和体会。 于志强摄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8位市民代表扳动手柄,大屏幕上亮出这4个词。“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

  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融合农耕、游牧、游猎等多种文明;地处华北平原、内蒙古平原、东北平原交汇之地;拥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举办过奥运会、吸引数十万外国居民居住……北京历史悠久、积淀厚重、文化独特,用短短8个字凝炼其城市品格、气质,背后是历时一年8个月的提炼:数百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经过7轮大研讨,292.97万公众参与投票评选……

  集中民智,汇集民意,“爱国、创新、包容、厚德”8个字,凝聚了首都人民的精神、文化、历史共识。

  站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起点上

  树立引领城市发展的旗帜

  2010年3月26日,市社科院的一份要报《看一眼》摆放在市领导的案头。

  “建设世界城市,对北京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城市精神是其核心和灵魂。”报告开头的几句话,一下就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关注。

  提炼、培育、宣传、践行北京精神,符合人文北京建设题旨,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刚性需求。多位领导陆续批示:要提炼北京精神;要尽快组织一次论证,就该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再深入论证一次。

  “包括400多万外来人口,北京的1700万人口共同建设这个城市。要凝聚所有北京人的力量和智慧,就要以北京精神为黏合剂,把全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区域的人凝聚在一起,引导他们心系北京命运,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第一次论证会上,一位专家的这番言论,获得了一片掌声。

  2008年成功举办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奥运会;2009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庆祝盛典,也正是在这一年,北京的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北京的发展日新月异!下一个目标,正是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开放的姿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新的征程上,北京需要这样一面旗帜。这是各界人士的共识。

  多次研讨后,市委宣传部于2010年7月底上报了《关于“北京精神”提炼和培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提炼培育“北京精神”十分必要,而且时机已经成熟。

  很快,市委主要领导在报告上批示:“可广泛征求意见。”这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第一次开始尝试提炼、表述自己的精神基质和文化内核。

  上百个方案融合表述语

  “一字之差”激辩10分钟

  2010年5月24日上午9时,新闻大厦408会议室。市委宣传部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北京精神”理论研讨会。

  市社科院副院长许传玺,北大教授王东、张颐武,人大教授金元浦等十多人参会。做足了案头准备的学者们,一下子提出了近30个词汇。融古今、汇中外、合天人;深厚、大气、首善;和谐为宗、改革创新;宽厚、包容……学者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讨论的热烈程度超出了组织者的意料。

  “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学者们‘争’得面红耳赤。”一位参会的工作人员说,“深厚、宽厚,俩词一字之差,但讨论了十多分钟。”

  此后,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先后组织了7次大型研讨会、数十次小型交流会,每次讨论情形都是如此。即使取自《易经》的“正大”一词,也同样会引来激辩。“‘正大’在生活中用得太多,正大综艺、正大饲料……合适吗?”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对正、大分别咬文嚼字,再从北京的城市布局、政治影响到北京人的大情怀逐一论证。最终,这条表述保留进入备选。

  7次大型研讨,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一大批知名学者奉献真知灼见,讨论涉足哲学、历史、文学、城市建设管理等众多领域。从历史文化底蕴、城市功能定位、国际化视野等角度,他们对北京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诠释,最终提出了上百条表述。经过重新组合、融汇,100多条表述又凝炼成了第一阶段的30多条北京精神备选表述语。包容、厚德、创新等词成为“主角”。

  “许多表述,都是综合了三五位学者的智慧,不分彼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学者们并不在意哪个词是自己提的,关注的是哪个更准确,哪个更朗朗上口,哪个更全面。”

  “必须把握住北京的城市精神,使得北京的现代发展与建设能够传承其固有的精神和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国学院院长陈来说,“我们都爱这个城市,所以对城市精神的提炼一丝不苟。”

  30条备选表述语向各区县有关负责人内部征求意见时,再次引来了新一轮激辩。半天的会开完后,大部分人又从香山公园移师中华世纪坛,讨论持续到深夜。参加讨论的一位工作人员一直没顾得上吃饭,去卫生间时差点晕倒。缓过来后,他第一句话是“今天真开心,收获很大。”

  这次,各区县又带来了广泛征集后筛选出的37条备选表述语。

  在第二阶段筛选的60多条备选候选语中,经过新一轮融合、推敲、修改,最终凝炼成了5条候选表述语。

  近293万张选票表达市民认同

  “北京精神”得票率近60%

  2011年9月16日,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斟酌、审定,5条候选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正大、包容、和谐、日新”;“纳百川、凝千载,践行首善”;“继古开今,尚德求新”;“包容与梦想”。

  “在这5条候选表述语中,每一个参与过的专家学者,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思考的影子。”

  9月16日至25日,短短10天时间,公众参与投票达2929709人。

  投票的人群中,有老北京,也有来京务工人员;有专家学者,也有长住北京的外国友人。每一个人都怀着对北京的喜爱,投下了自己负责任的一票。投票,也是每个北京人沉静下来,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时刻。

  朝阳区平乐园小区的崔希通,投票的同时用描红宣纸写下了自己的一条“心语”,送到工作人员手中。在东城区交道口街道,来自各个社区的近百名居民,先花一个小时细细读完报纸上的5条候选语释义,又讨论了半个小时,才开始投票。菊儿胡同的72岁居民张凤英选了第一条,她说:“北京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北京人首先要讲的就应该是‘爱国’。”

  离休干部、海淀区委党校原党委书记李林,是一名1949年参加解放北平的老革命。投票前他特地开了个家庭会议,10岁的孙女告诉爷爷,“厚德”以后将是她的座右铭。

  龙潭街道一座写字楼内,保安员、停车管理员、企业员工共30余人集体讨论后投票,“创新精神”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来自四川的何兴远,特地赶到投票办公室,将自己写的“世界在北京,包容与梦想”亲手交给了工作人员。“我不是北京人,但北京也是我的首都,评选北京精神有我一票。”

  延庆县八达岭景区门前,大红色“北京精神”投票箱吸引了外国友人的注意。“北京人很友善,待人和气,能包容,我喜欢北京。”日本留学生佐藤真海子主动向工作人员索取了一张选票填写。活动中,全市有上万名在京外国友人参与了投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瞿莹佳花了3天才投下一票。“‘北京精神’将是北京的一张新名片,一拿出来,就可以让所有人知道城市的性格、气质、特点。”她说,“通过参与评选,我进一步了解了北京的城市历史,感到格外自豪。”

  9月29日,专题征询会向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报有关情况并听取意见,获得了充分肯定。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汤一介、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著名剧作家邹静之等100多名专家学者对“北京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票工作,几位主要领导多次做出批示,明确要求将“北京精神”的提炼培育工作,作为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主要任务之一,以此作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力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

  ……

  市民投票的同时,还在5条候选语的基础上,提交了855条自己心中的“北京精神”。投票中的感触与感悟,正是3000多年沉淀下来的“北京精神”无声浸润每个人身心的过程。

  投票结果显示,选择“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一条的有175万多人,以59.97%的得票率遥遥领先。在投票的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又组织十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最后的认真梳理、推敲。市委综合考虑投票情况和各方面意见,确定“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北京精神”表述语并报请中央批准同意。

  补记

  “北京精神”属于

  每一个“北京人”

  向全市人民发布“北京精神”的,是8个普通“北京人”——首都道德模范孙茂芳、奥运冠军邓亚萍、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总政歌剧团演员戴玉强、房山区法官厉莉、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薛天利、朝阳区八里庄街道保洁员李高峰、中关村一小学生冯悦平。

  正是在以他们为代表的“北京人”身上,闪耀着“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光辉。“北京精神”属于每一个北京市民。

  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表示,“北京精神”评选活动是一次“精神唤起与张扬”的过程,每个市民都可以在参与评选中进一步认识、感受这座城市,并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促进文明崛起。“北京精神不仅是历史积淀,还提供了城市未来发展主流价值的指向。”

  “这体现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导、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东教授说。

  作为城市的文化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北京精神”是全体市民对北京历史的认同,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必将不断提升首都人文向心力、文化竞争力和文明感召力。“北京精神”将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记者 童曙泉 金可

(责任编辑:UN98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