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上海财大首推海归教师试用六年“转正”须大考

2011年11月16日16:46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作者:张炯强

  上海财大首批通过“常任轨”考核的4人已获常任教师职位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昨天下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孙宁等4位海归博士通过学校的“常任轨”考核,获得上海财大的常任教师职位,其中,经济学院的孙宁和陈庆池成为财大常任教职教授,另两位教师成为常任教职副教授。此举表明,6年前,上海财大在国内高校中首推“常任轨”制的海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获得了成功。6年间,上海财大通过“常任轨”制度,已引入140名海归博士,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6,这批教师未来也将接受严格的“常任轨”考核。

  完不成指标将“下课”

  “常任轨”类似于北美高校的终身教职制度,所有尚未获得常任教职的“常任轨”教师都有不超过6年的试用期。6年之后,将对其进行考评。教师论文发表质量和数量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在上海财大,纳入“常任轨”的海归博士有一个特点:高风险、高收入、高工作压力。他们的收入普遍高于本土教授,甚至远高于校级领导,目前已经相当于澳大利亚大学教师水平,为此,上海财大今年准备了1亿元的人才基金。但是,海归博士要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至少4篇论文,其中包括顶尖经济学学术刊物的论文1篇。如果完不成上述指标,海归博士便有“下课”风险。据了解,昨天共有8名首批海归博士进入考核程序,结果,有两名教师被终止“常任轨”合同。

  学术教学带来变化

  海归博士“常任轨”制度为上海财大带来了教学、学术等各方面的变化。近5年来,海归博士教师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就论文发表而言,上海财大的经济学科已与北美50名左右同类院校的水平相当。

  上海财大12个专业学院中,有5个学院先后聘任7位海外院长。海外院长们按照国际高水平大学的教学标准,对课程设置和内容动起了“手术”。孙宁教授介绍,刚回国时,发现学生学的还是20年前的教材,现在,海归博士带来的都是国际上最新的财经教材,全英文上课;还有,针对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刻苦,存在“考试前猛突击、考完试全忘记”的现象,经济学院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在本科生中实行“全程式多样化”考核方式,增加了课堂测验、平时作业、课程论文等考核内容,给学生戴上“紧箍咒”。

  上海财大校领导认为,“常任轨”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的考核形式,使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学生素质均上了台阶。今后,除了每年要在美国名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外,还将鼓励优秀的本土教师也申请进入“常任轨”,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享受相应待遇。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