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伊利特约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特别报道:天空之城 > 神舟八号消息

神八巡天千万里昨回家:这次任务可打100分(图)

2011年11月18日07:20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巡天千万里神昨回家 

 昨晚19时32分,神八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至此,这艘1日5时5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飞船,以在轨运行16天又13小时的时间和1100万公里的行程,成为迄今中国在太空飞行时间最久、飞行距离最长的飞船。神八顺利回归,标志着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八返程直击

  17日18时许,神舟八号飞船飞临纳米比亚上空,即将进入“返乡”前最后一圈飞行。

  北京飞控中心指挥大厅内灯火通明。一双双眼睛紧盯着显示屏,密切监视着飞船的一举一动。18时45分,第一次调姿指令从飞控大厅发出。大屏幕上,飞船缓缓水平转身90度,调姿准确到位。18时46分,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指令发出。瞬间,一团明亮的火焰从推进舱向前喷出,飞船脱离了原轨道,直奔地球!

  19时07分,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返回舱开始向着中国版图上空作惯性飞行。

  “敦煌发现目标”,“回收一号发现目标”,“回收二号发现目标”。大厅传来洪亮的报告声。主着陆场上,直升机迅速飞向目标空域,地面回收人员紧急行动。

  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返回舱打开了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蓝色背景映衬下飘然下落。500米,200米,100米……19时32分,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八号顺利回归故乡。

  “搜索开始!”随着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张海东一声令下,主着陆场区上空5架搜救直升机如鹰隼般紧盯着目标区域,搜索圈越缩越小;地面搜救车队急速前进。空地一体的立体搜索网正在张开。

  在经过对返回舱姿态、朝向确认、识别后,指挥直升机降落在返回舱落点附近。随着其他直升机的降落,搜救队员携带搜救装备冲向返回舱,第一时间建立起警戒区域。

  “外观检查”“舱内外气压平衡检查”“开舱”“舱内气体检测”……返回舱回收处置的指令接连发出。

  飞船返回舱现场处置完毕后,将于晚些时候被送到呼和浩特,而后运回北京。

  搜索回收时间缩至2.5小时

  这次神八回收任务与神六、神七相比,虽然不载人,但是任务工作量有所增加,工作标准也有所提高。任务实施历经了跟踪测量、搜索寻找、现场处置、回收转运四个阶段。搜救回收任务有了一些新特点:首先,搜救的区域扩大了,主着陆场区由神七时的60×120公里,扩大到现在的65×195公里;其次,就是要求搜救的时间缩短了,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到2.5小时;再次,就是夜间搜救的难度明显增加,这也是这次搜救回收任务主要要克服的困难;最后,就是中德合作试验的通用生物培养箱,要在7.5小时内,经过陆航直升机接力转运到北京实验室。

  针对这次神八返回夜间搜救的特点,着陆场特别在陆航直升机加装了夜视仪和搜索探照灯,给地面特种设备车上也加装夜视仪,这就相当于给他们安上了“猫头鹰”的眼睛。

  与神七相比,这次搜救还新增加了通信直升机,负责将现场的声音、图像、数据转发回北京飞控中心,它保证了在找到返回舱后地面背负便携卫星通信站搭建好前,各系统间的通信不间断。

  针对这次搜救任务的特点与难点,着陆场系统先后进行了7次反复综合演练,形成空天一体的搜救体系。另外,还制定了16份任务文件,7大类30种应急预案,保证了搜救回收任务的顺利进行。

  “这次任务可以打100分”

  “建立空间站和使用空间站,必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我们离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这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非常全面。如果要打分,就是满分!”

  在王永志看来,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说明我国的航天队伍和航天技术逐渐成熟起来。这比任务本身的成功更加重要。

  “神舟八号从发射到入轨,从两次交会对接到返回,整个过程非常圆满。”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我们不仅突破了交会对接技术,也进一步验证了火箭、飞船及整个系统的能力,为以后建立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技术指标上讲,这次任务完全可以打100分,因为任务完成情况比技术指标的设定标准高出很多。”周建平表示,接下来将对任务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和处理,为神九、神十任务提供借鉴。

  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还将等待与神九、神十的太空交会对接。“将于明年发射的这两艘飞船,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天宫一号完全按照有人状态设计的。”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责任编辑:UN60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