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区

《京都议定书》濒临“安乐死”?

2011年12月09日18:04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丁果

  具有实质意义的减排共识,恐怕要等到全球主要国家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之后。

  特约撰稿 丁果

  近日,南非海滨城市德班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濒临“死亡”的《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此举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京都议定书》第一期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承诺明年到期,第二期承诺能否存续。

  由于国际大环境并不乐观,这次会议的进程磕磕碰碰。最让人惊愕的是,在谈判的第一天,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得•肯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拿大不排除在今年12月底前退出《京都议定书》。顿时,会场一片哗然。加拿大如果真的追随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那么北美大陆等于是告别了《京都议定书》时代。在2013年第一期承诺截止之前,加拿大不可能达到议定书对其减排目标提出的要求。与其遭到履行承诺委员会的“惩罚”,不如退出了事。其实,加拿大一国也决定不了《京都议定书》的命运,连该议定书的签约东道主日本以及俄罗斯都已经明确表态,不会接受《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期承诺。

  履行《京都议定书》最为棘手的挑战,并非在于是否承认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而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如何承担排放责任这个议题上越来越没有共识。而这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大环境关系密切。《京都议定书》第一次承诺决定之初,各国基本形成一个共识——发达国家要承诺比较大的减排目标,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

  在克林顿时代,美国虽然象征性地在议定书上签字,但没有送交国会。小布什上台后,美国政府就明确表示,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和责任分摊不公平,将会严重影响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在全球的竞争力。因此,美国政府宣布,不会将《京都议定书》送交国会批准通过。等于退出了议定书。

  最近几年,西方国家遭遇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债务赤字飙升,综合国力大不如前,失业率快速上升。因为经济不景气导致争取连任艰难,奥巴马不敢在减排问题上只能追随布什政府的政策,要求把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包括新经济体国家),都纳入到《京都议定书》强制减排的指标之内。

  发展中国家当然不同意这样的定位。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尤其是金砖五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打破了西方垄断世界经济话语权和决策权的局面。

  典型的标志就是,八国峰会日渐衰落,二十国峰会成为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机制;另一方面,因为发展阶段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减排意识、技术、资金、能力等诸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此外,这些国家的各类社会矛盾必须靠经济继续快速增长来解决。一旦经济发展放缓,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可能迎合发达国家呼吁的“同等承诺,同等减排”的要求。 ;

  如此一来,要在德班气候谈判中达成协议就变得相当困难。因此,国际舆论等待欧盟国家成为《京都议定书》的“拯救者”。在环保和减排上,欧盟国家走在世界的前列,比美国、加拿大乃至日本都要积极很多。绿党在欧洲的政治土壤里也结出了远比北美丰硕的果实。

  但是,遗憾的是,欧洲许多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危机,导致欧元区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他们期待着美国和中国等伸出援手,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它们无暇也不可能要求其他国家在减排上向他们看齐。

  《京都议定书》协议已经危在旦夕。联合国和会议东道主南非已经悲哀地恳求,不要让非洲成为《京都议定书》的“终结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甚至跳上了抗议者的游行车,希望借助场外的示威声势,帮助场内的谈判者达成协议。

  国际政治需要妥协。因此,一纸空文的协议总能够出炉。但具有实质意义的减排共识的达成,恐怕要等到全球主要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走出这波经济危机阴霾之后。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