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区

吴先锋 “西沙英雄”今昔

2011年12月09日18:31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洪一文 陈磊

  吴先锋 “西沙英雄”今昔

  “网络上说西沙海战英雄患病贫困给人打工,我是觉得‘贫困’这个词太重了。失落是有一点,但我跟太太不喜欢他们(媒体)用‘贫困’这个词……港务局领导看到这些,影响不好”

  实习记者 洪一文 本刊记者 陈磊

  发自海口

  11月30日,一则消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因为患病家贫,已经在海口市某广场帮人看店好几年了,而这位老人竟然是赫赫有名的西沙海战功臣、曾任两届全国人大常委的吴先锋。

  上世纪70年代曾经大名鼎鼎、红遍全国的“西沙英雄”,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常委,经过几十年岁月打磨,何以现在成为了一家企业无足轻重的看门人?老人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沉浮和变迁?

  “看门人”

  约访见面的那天,吴先锋开着一辆黑色丰田皇冠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小区门口,与报道中的“重病”形象大相径庭。

  说起吴先锋,小区门卫小李撇撇嘴:“单位的人都知道他的事,但那是过去的事嘛,我们现在叫他老吴,没人提西沙的事了,他自己也不会主动说。”这辆轿车是海口港务局工会主席的配车,吴今年3月份退休之后,车子一直是他开着,单位没有追要。

  “我们这里很多人都知道,他原先不叫吴先锋,他拿中国旗子冲在最前面,插在西沙岛上,后来江青领导给他起的这个名字,单位的人都知道。他人很开朗很随和的,很爱说笑话。他经常自己去买菜啊,锻炼啊,都很喜欢跟我打招呼,人很好的。”小李说。

  随着小李的指引,我们到了吴先锋的家。这是海口港务局的宿舍楼,住的都是港务局的干部。吴家有一百多平米,客厅悬挂着印有他画像的当年《解放军画报》的封面,随着采访的深入,61岁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2007年5月体检时,发现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老人随即从港务局工会主席的位置上内退了下来——当时就想,“活不了多久了”,可还“想继续看一看社会主义的建设”。

  “我现在已经是黄土埋到半身的人,没多长时间了,反正活一天就白赚一天,不麻烦政府不麻烦人民了,和死去的19个西沙战友相比,我没有死在西沙,没有死在越南人的枪口下,我算得上是比较幸运的。”

  在医院里治疗了一段时间后,他听从医生的建议,服用一种价格昂贵的药品维持生命。一瓶药24000多元,吃一个月,医保出90%的费用,自己出10%,可这10%,对于每月退休工资只有不到3000元的老人来说,仍是不小的负担。

  再婚的妻子是工人,工资只有一千多元,儿子还在读大三,各种花费都需要用钱。无奈之下,他只能帮着别人看店,赚点钱补贴家用。“国家给我的已经很多了,我也满足了,不能因为我得病了就去麻烦组织和政府。”

  “店里看店呢,就是在里面管保险柜,然后把一些资料整理好就行了,很悠闲的。这份钱也缓解了我生病之后家里经济比较紧张的问题。所以网上说我现在特别困难是不至于的,我们还是个小康生活。”

  说起网上的报道将他的现状描述为“沦落”、“贫穷”,吴抬着眉提高嗓子说:“我现在状况是不好,但是跟普通老百姓一样,我们自己劳动自己挣钱,不拿不该拿的东西,有人说要资助我什么的,我都拒绝。”

  “网络上说西沙海战英雄患病贫困给人打工,我是觉得‘贫困’这个词太重了。失落是有一点,但我跟太太不喜欢他们(媒体)用‘贫困’这个词……港务局领导看到这些,影响不好。”

  “1975年广州(应为广东)找我去当共青团委副书记,我要是去了现在就是正儿八经的副厅级干部了,而且我那时没有成家,更好,背个背包就走了。76年又有人叫我到三亚交通部的打捞局当局长,两架直升飞机,几条大船,我也拒绝了,去了现在至少也是部级了……”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