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气候谈判的最大症结

2011年12月13日14:33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陈向阳

   陈向阳

  11月底至12月初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因为构成“气候秩序”重要支柱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于2012年12月到期,如各方始终纠缠不休以至于无法达成“第二承诺期”温室气体减排新安排,则将导致出现“空档期”,届时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德班气候大会承上启下、肩负着防止“空档期”的重任。大会的要害在于,是否明确《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是否规定发达国家应在“第二承诺期”继续单方面量化减排,发展中国家是否继续不承担量化减排义务。

  德班气候大会无疑异常重要,但在当前的形势下却受制于以下四个不利因素:

  一是气候变化及其谈判存在被人忽视乃至遗忘的风险,因为2011年实乃“多事之秋”,西亚北非动荡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恶化,这两大话题持续发酵,致使气候变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世人所忽略。

  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反复发作,导致世界经济复苏异常曲折,保增长、促就业成为各国当务之急,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相对下降,因此各方就此达成重大妥协的政治意愿与动力明显不足,气候谈判要取得新突破,还得等待“经济气候”的好转。

  三是日本“3·11”特大地震海啸引发严重核泄漏,核电站及核能安全风险备受关注,多个国家为安全计停建缓建核电站,致使国际能源供应格局生变,核能比重趋降,传统化石燃料使用趋升。由于化石燃料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占大头,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际减排的努力、放慢国际减排的步伐。

  四是发达国家极力推卸责任,拒绝接受“第二承诺期”对其量化减排的限制,并为此耍花招、搞名堂。

  这些不利因素中,发达国家极力推卸责任成了德班气候大会取得进展的症结所在。比如,美国人口仅占全球3~4%,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25%以上,作为人均排放最多、“奢侈排放”最为典型、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在气候谈判中表现最虚伪,最没有诚意,也是此次会议最大的拖后腿者。美国至今未签《京都议定书》,却以所谓“主要经济体都应承担量化减排责任”为幌子,以“新兴大国同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作为美国承担责任的前提条件,其貌似“公正”,实则混淆视听,刻意模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界限与不同责任,拒不承担自己的义务。对此,全球16家知名公益组织在大会期间致信以所谓“巧实力”著称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指责美国对气候变化谈判言行不一、已成“主要障碍”。

  有别于发达国家的“奢侈排放”,发展中国家属于“生存排放”,但发达国家却自私自利与蛮不讲理,一再以“共同承担国际责任”为幌子,推卸自身主要责任,分化发展中国家,逼迫新兴大国尤其是中国等提前承担量化减排责任,企图以此压缩后者的发展空间、延缓其增长速度、迟滞其崛起进程,进而维持国际体系主导权。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气候谈判中一贯坚持原则、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据理力争,强调减排自主权,维护长远发展权,争取谈判主动权。

  中国的“气候外交”包括以下三大要素:

  一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区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责任,坚守自己的发展中国家身份,维护自身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权益,主张发达国家应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不应承担量化减排责任;

  二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承担与发展中国家身份相符的国际责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自主节能减排。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三是团结新兴大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避免孤军奋战,共同抵制发达国家分化,通过“77国集团+中国”和“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机制采取集体行动。

  来源:2011年12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