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南极的美丽与艰险 写在人类抵达南极点百年之际

2011年12月14日16: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雪龙”号12月14日电(记者黄小希)100年前的12月14日,挪威人罗阿尔·阿蒙森和他的探险队在经过难以想象的艰险后,首次将人类的足迹带到南极点,实现了人类探秘南极的历史性跨越。数百年来,南极这块至今依然处于洪荒状态的大陆,见证了人类探索未知的豪情。

  该用什么样的理由去解释人类对南极的向往?或许,是穷尽一切词汇都难以形容的美丽

  在这个清新脱俗的世界,一切都如此纯净。天空是那样蔚蓝,冰雪是那样洁白,还有憨态可掬的企鹅、慵懒自得的海豹、大摇大摆的贼鸥……远离尘世的南极,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私藏。只有敢于冒险的勇士,才能有幸饱览这独一无二的景致。

  该用什么样的理由去解释人类对南极的好奇?或许,是一代代人皓首穷经仍未解开的神秘

  在这个冰封雪埋的世界,一切都如此沉寂。冰川冰架、海冰海洋、大气极光……千百万年,时光无言,却为人类积淀下一本探索地球演变和气候变化的“指南”。只有敢于登攀的智者,才能有幸破解谜题,找到激动人心的答案。

  如果不到南极,你不会知道它究竟有多美。刚刚结束长达10个月越冬生活的第27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站长赵勇,已经在300多个日子里拍摄了数万张照片。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他就会到中山站周边欣赏千变万化的冰山,方圆10公里的区域已走遍,美景仍是百看不厌。

  如果不到南极,你不会知道它究竟有多险。看上去平坦的冰面,实际布有宽窄不一的裂缝,行走其上,必须时刻提防可能发生的意外。还有刺骨的严寒、干燥的空气、超强的紫外线、铺天盖地的暴风雪、令人眼花缭乱的乳化天气……都是南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武器”。

  如果不到南极,你可能也不会明白远离家人和故乡的哀愁。家人生病时不能守候在病床前,父母临终时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孩子升学考试的关键时刻无法陪伴左右……这样的经历,是选择了远行的人难免会遇到的伤痛。

  “历尽千辛万苦、风餐露宿、无穷的痛苦与烦恼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100年前曾与阿蒙森展开“登极”竞赛的英国人罗伯特·斯科特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是的,梦想!这块静卧于我们星球最南端的白色王国,犹如磁石般散发出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着心怀梦想的人们前赴后继。从早期的创造奇迹,到现在的科学探究,人类正以智慧和激情,不断深化对南极的认知。

  中国的南极科考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一批批优秀的极地科学家,在科学光辉的指引下,竭力缩短中国南极科考与世界的距离。

  1984年11月,中国派出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落成,从而结束了中国在南极没有考察站的历史。1989年2月,中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在拉斯曼丘陵上建成。2009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实现了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扩展的新跨越,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在南极内陆建站的发展中国家。

  如今,世界上已有20余个国家在南极运转和维持各类考察站、营地、避难所等百余座。“历史走到今天,已有47个国家保证和平使用南极洲来进行科学研究。人类历史上多国联合起来共同管理一个大洲,这树立了处理复杂国际事务的典范。”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领队李院生说,南极丰富的科学资源是全人类的共有财富,中国将对南极进行和平探索。

  100年前的斯科特曾慨叹,南极是“可怕的地方”。时至今日,人类对于南极的研究和认识已大步向前。踏着前人的足迹,传承前人的勇气,南极神秘的面纱,正在人类的孜孜不倦的探求中逐渐揭开。

  作者:黄小希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