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冬至“大如年”:北吃馄饨南吃汤圆 一衰复一荣

2011年12月21日08:56
 

 


  来源:温州都市报

  明天,阳历12月22日。

  这是一年最后一个月份里的特殊日子,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这个“大如年”的日子,承载着民间“吃了汤圆、长一岁”的传统习俗;

  这个意味着冬天到了的日子,在拨开尘封之后发现其中蕴藏的智慧多多……

  本期《地理》,我们讲述“冬至”的来龙去脉及其民俗意蕴……

  ■蔡榆 文/图

  一、历法中的冬至

  1.“是月也,日短至”

  地面物体受太阳照射而产生的投影,会随着空中太阳的移动而不断变化且有规律。充满智慧的先人,据此并通过长期观察、测算,最终知晓正午时投影最长或最短的那一天,太阳恰好处于最南端或最北端的极限位置(即南、北回归线)。这据说是“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最早来历。

  冬至日与夏至日,其冰火两重天的气温,对先人的生活势必产生重要影响,使得这两个节日的地位尤显重要。他们知晓,当太阳离开最南端,开始向北方移动时,天气逐渐变暖,万物陆续复苏。同理,当太阳离开北端向南方移动时,天气逐渐变冷,草木陆续凋零。

  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热量要来得少,在短期内气温继续降低。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表述“冬至”的词汇,在古代还有如“至日”、“长至”、“短至”、“长日”、“日南至”等说法。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处于南回归线,“日南至”不难理解;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这也就是《礼记·月令》所言“是月也,日短至”。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又称“日长至”是也。

  但对于百姓而言,“冬至夜”是一年中最漫长的一个黑夜,这个印象再深刻不过了。在唐时,这一夜叫“除夜”,在宋时叫“冬住”。

  2.冬至阳生春又来

  资料显示,古人眼里的“冬至”,也是“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的同义语。

  学者解读称,这句话至少存在着三个层面的意思,即阴极之至、阳气始至、日行南至。“日行南至”,我们在前文已有解释;因为北半球所受的太阳光辐射量,处于最低值,此即“阴极之至”。而太阳在抵达南回归线后即时“返航”,这也是北半球“阳气”得到加强的开始。这就不仅仅是冬至,而是“三至”。古人对此称“昼漏极短、去极极远、晷景(影)极长”。

  冬至冬至,这冬天的到来,世间不得不面对万物凋零、肃杀萧条的现实。但即便这样,先人们也并没有感到消极或者绝望。

  全年季候中,冬至因为具备“阳气始至”这个特殊特点,因此有“阳气始生”一说,也因此被认为是万物开始萌动的日子。唐杜甫有诗称“冬至阳生春又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习俗中的冬至

  作为天文学上的一个节气,后来又如何演变为一个民俗节日呢?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心理在起作用?是对自然的敬畏崇拜情结以致产生的一种寄托心理?还是另有原因呢?

  据宋《文昌杂录》(庞元英 著),在那个时代,元日、寒食、冬至,可以享受休假七日的待遇,为一年中休假最多的三个节日。可见先人对此节俗的重视程度。

  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对于既为节气又为节俗的这个“冬至”,为何有“大如年”一说?为何有“吃了冬至汤圆长一岁”的说法?当年的贺冬、祭祖之礼还在吗?北方过节以食馄饨为主,南方则食汤圆,这是为何呢?这个节日的背后,还有多少涉及民俗的细节在流失?

  1.北方冬至吃馄饨

  据一些乡土资料所载,“冬至”作为一个民俗节日,是古代民间的一个大节,其重要地位仅次于春节,因此有“亚岁”之称,有“冬至大如年”之地位。

  直到晚清,坊间在冬至节里的规定动作,还有贺冬、祭天、祭祖、迎神、辟邪等环节,甚至连官方都参与其中。而在食俗上,南北方也有着不同的传统。

  《燕京岁时记·冬至》中称,这一天,百官呈递贺表。民间惟食馄饨而已。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麪(面)”。《帝京岁时纪胜》,也对冬至的贺冬、祭祀、食俗有过记载。文中述称,长至,南郊大祀……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

  宋朝晏殊写有《奉和圣制冬至》诗,云:吉序冠三正,民时协顺成。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据称,因为夏至阴气起,故不贺。而冬至阳气起,万物复苏,故值得一贺。

  前文提及的“馄饨”,世间传言是塞外叫浑氏、屯氏的两人所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但此说被认为有牵强附会之嫌。若确如传言称,由二氏为之,则何者为馄何者为饨呢?由此,此说乃胶柱鼓瑟。

  看来,北方冬至吃馄饨,也只是一面之词,有待商榷。

  到了明朝,此俗也因受社会变革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了。传称,自正统己巳(1449)之变,此礼顿废。但在京仕宦流寓极多,尚皆拜贺。除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来献祭。此举被认为是“冬至馄饨夏至麪(面)”的遗韵或是变形。

  据《西湖游览志》载,先前的杭州,仍有贺冬、祭祀的遗风相传,冬至称“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如“元旦”之仪。在吴中之地,还有“肥冬瘦年”之盛。此外,熬赤豆粥也是此节中的食俗之一。

  2.南方冬至吃汤圆

  而在温州,相关的习俗似乎有所不同。

  对于“贺冬”,瑞安、乐清方志中的记载大同小异。乐邑有“官府士绅相贺,作粉圆献之祖先”。瑞境有“粉糯米为丸,又炊黍为糍,以享先充馈”。这一天,官府展履长之庆,交相称贺,亚于岁旦。“履长”源于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履颂表》中“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一语,指冬至,意为此日后开始女红了。

  不过,“贺冬”似乎多为官方之举。据温州史料所载来看,民众未必参与。

  但,或“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的习俗,倒是见载了。上述乐清志、瑞安志有之,清光绪《永嘉县志》亦有。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可见制作汤圆已经约定俗成。《浙江民俗》(叶大兵 编著)中称,在温州,冬至也叫“冬节”。这天早上,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同食汤圆或麻糍。

  民间称,在这一天吃了汤圆之后,就算长了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开玩笑说,过新年长了一岁,过生日长了一岁,这吃了汤圆,又长一岁,这一年要是长三岁,情何以堪啊!

  不过,这也让人思考,这吃了汤圆,为何有“长一岁”之说呢?

  3.吃“冬至圆”为何长一岁

  史料显示,上古的夏殷周时代,对“正月”的具体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夏以今农历一月为正月,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小寒;周则同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却是从冬至开始,因此冬至这一天,也就是当年的“元旦”。

  周以后,计算二十四节气,都从冬至开始,这样冬至便成了“岁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经是“正月”。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说的来头。

  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确有一段时间把“冬至”视为“岁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视为“岁除”。当冬至节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式微之态时,原来那些习俗,便渐渐融入了后来盛行的“春节”之中了。

  前文我们说过,冬至具备“阳气始至”的特殊特点,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开始萌动。因此,在冬至日吃汤圆,又何尝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呢?因此长了一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诗文杂咏中的冬至

  社会在发展,风移俗易,此消彼长,也是常态。

  是这个原因,导致曾经被视为一年中三大重要节日的冬至,也在悄悄中迎来没落的那一时刻吗?这个曾是如今“春节”最初模板的节日,由此退位被代替?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

  不过,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在吟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目睹“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后,也曾用一些笔墨记录了这个节日的一些片段。

  我们辑录几首,以窥其一斑。

  曹植《冬至献袜履颂表》,再现了三国时期这个节日习俗的情况以及世人的态度——

  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庆。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汇昭苏,亚岁迎祥,履长纳庆。不胜感节,情系帷幄,拜表奉贺,并献纹履七量,袜若干副。茅茨之陋,不足以入金门登玉台也。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邯郸冬至除夜思家》时,将浓郁的思乡之情渗入了字里行间——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而在《进贺冬至》里,宋人张无尽则这样描述——

  烛满天街晓漏长,

  杜门牢落叹台纲。

  金吾六卒闲私第,

  玉笋千官守未央。

  五贵訏谟除盗贼,

  一朝新事劾风霜。

  尧天咫尺横云雾,

  遥庆南山万寿觞。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在《冬至》诗里对人生无常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理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结语:

  明天就是冬至了。

  一个节俗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漫长时光背景下积淀而成,其中更是蕴含众多学科方面的信息,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复杂因素。

  因此,本文四千不到的文字,妄想有一个透彻的解读,估计也是有些勉强。况且些许信息在还原过程中,难免或丢失或错位。但不管怎么说,此俗已融入民族的集体记忆甚至基因之中……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