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 > 11寻找良心消息

北京街道为帮扶残疾人建温馨家园 教导智障患者

2011年12月27日04:44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李川
老师林秀丽(右)教学生学习穿珠子做手工
老师林秀丽(右)教学生学习穿珠子做手工

另一位老师邢玉强每隔几个小时就需要坐下来调整一下假肢,林秀丽总是上前帮忙检查固定,防止他的膝盖磨肿
另一位老师邢玉强每隔几个小时就需要坐下来调整一下假肢,林秀丽总是上前帮忙检查固定,防止他的膝盖磨肿

林秀丽在教学生小范和小戴简单的布艺加工
林秀丽在教学生小范和小戴简单的布艺加工

  在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虽然存在着智力残疾或精神类疾病,但是在两位肢体残疾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帮扶下,他们的生活能力不断提高,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接近正常人。他们康复、学习、工作的地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温馨家园。

  温馨家园的负责人刘燕介绍,这个家园是为了帮扶街道的残疾人建立的,一部分肢体残疾的居民可以来到这里从事简单的劳动,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补贴家用;一部分智残及精神病患者则在这里进行康复和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实际上这里更像个托儿所,为他们困难的家庭减轻些负担。”

  温馨家园里有两位老师,47岁的邢玉强,17年前因疾病左腿截肢;48岁的林秀丽因疾病落下了残疾。两年前,他们开始照顾温馨家园里的20个“孩子”。说是孩子,其实许多人已经接近他们的年纪,只是智力还不及儿童。

  每天,两个老师的工作就像是幼儿园里的阿姨,照顾“孩子”们喝水、吃饭,甚至是上厕所,事无巨细。用餐时,老师教大家不要浪费、不要挑食;活动时,教大家写名字、识别钱币、小手工制作、打扑克,还给他们读报纸、讲故事。

  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学会生活自理,过上趋于正常人的生活,两位老师为他们定制度,并施以奖励政策。邢玉强说,这些人虽然智力有缺陷,但是都知道钱是生活中的重要物品,所以他们就用钱做奖励。懂礼貌、热爱劳动、出勤率高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其实这些东西都要逐步培养,比如让他们劳动,其实不需要他们干什么,但要找点简单的活,让他们去锻炼。”

  两年来,到温馨家园活动的智力和精神类残疾人有20多人,有些轻微智障的人经过两位老师的悉心教导,已经走上了残疾人就业基地的工作岗位,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难康复。在照顾他们的过程中,林秀丽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她说,照顾这些“孩子”,就必须跟着他们的思维走,钻进他们心里,了解每个人的想法和喜好。“现在他们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我就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照顾好他们,也让他们信任我。”

  由于必须紧盯这些“孩子”,所以一天忙活下来会很累,而邢玉强和林秀丽又都有残疾。当邢玉强走路多了的时候,膝盖会被假肢磨得很疼,这时林秀丽就会为他整理假肢,并承担起余下的工作。“我们同是残疾人,也需要互相帮扶。”

  最近,温馨家园传出了喜讯,在林秀丽的撮合下,同在这里康复的小范和小戴已经恋爱两个多月了。林秀丽说,“双方家长也已经见过面,听说了两个孩子的事都很高兴,但是能不能最终结婚还得看他们自己发展。”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李川本版摄影本报记者任峰涛
(责任编辑:UN02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