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扎根城市 不再城里挣钱村里花

2012年01月30日16: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青岛1月30日电(记者 张旭东)与父辈农民工不同,出生于1980年后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是“城里挣钱村里花”,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决意在城市落地生根,尽管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赵斌是来自山东省平阴县的农民工,春节假期刚结束他就返回沿海城市青岛,继续在一家服装企业上班。“我已经准备在城里安家了,所以按时回来上班,多挣点钱好将来买房子。”赵斌说。

  今年30岁的赵斌高中上了一年就辍学在外打拼,刚开始跟着大货车跑长途,2003年和妻子一起到青岛务工。

  “我们俩都是做服装裁剪,一个月能挣六七千块钱。公司给了夫妻住房,现在孩子已经接过来在城里上幼儿园了。”赵斌说,“小孩中午在学校吃,我们下午五点下班去接,什么都不耽误。”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弱化,“用工荒”迫使企业不断提高工人福利待遇,农民工工作逐渐趋于稳定。“原来打工都是年底把工作辞了回家过年,来年过完正月十五再出来找活。我们现在和正式职工一样休假、上班,工作很稳定,所以准备把家安在城里。”赵斌说。

  据统计,中国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即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总数约有8487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58.4%,已成为农民工主体。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去年12月份一项调查显示,仅有约4%的新生代农民工打算回农村当农民。

  吴忠亮来自中国西北甘肃的农村,从初中毕业到东南沿海城市深圳务工已经13年,干过服装加工、玩具加工和模具加工,现在已经独立出来自己接单加工。

  “城市生活压力太大,房租、柴、米、油、盐样样都得花钱,不像在家里地里种点就什么都有了,但农村教育跟不上,希望孩子在这边能受到好的教育。”他说。

  吴忠亮儿子今年5岁,在深圳读幼儿园,每学期学费高达5000余元,成为他和妻子的一大笔支出。“农村幼儿园老师都不专业,普通话各方面都跟不上。城里天天都有校车接送方便多了,但是因为没有户口要交借读费。”他说。

  来自山东沂南农村的朱广田弟兄三人在青岛港工作了十二年,现在已在青岛买了住房,扎根城市了。“农村五年级都不教英语,城里一年级就教,我二哥女儿在城里读完高中,现在去新加坡读大学了,这在农村是想都不敢想的。”朱广田说。

  吸引农民工扎根城市的还有技术培训和较多的工作机会。“我原来家里穷的时候5块钱都拿不出来,现在能买上楼房凭什么?就是凭港口给我们培训技能,每天、每月、每季度培训,我们这些初中毕业的农民工才能有今天。”朱广田说。

  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对中国250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38.6%的农民工表示出来打工是为能学点技术,19.6%的农民工意向成为技术人员或者技术工人,并希望企业或单位能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机会。

  谈到在城市“落地扎根”,农民工最大的压力就是住房。赵文元是来自山东德州的农民工,他说:“现在房价太高了,这几年买房不大可能,将来攒点钱自己做买卖看能不能买上房,再把老人接过来。”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民工是中国农村与城市发展的衔接体,是中国现代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因此,现在社会非常重视农民工的“市民化”,倡导将他们融入城市,但是现行的一些制度、体制和思想理念都还未很好地考虑这个人群,没有将农民工纳入框架内考虑。

  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对政府的期盼是希望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险,让农民工也能租住公租房,让农民工子女不受户口限制能就近入学和入托;对企业的期盼主要是按时发放工资和加班费,节假日减少加班,帮助解决探亲房和经常组织文体活动。

  李炜同时认为,在农民工“市民化”的同时,应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现在青壮年劳力在外打工,大都是农村老人和妇女在种地,农业发展后继无人,这对中国农业发展很不利。

  作者:张旭东
(责任编辑:UN60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