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六盘山区 迁离贫困

2012年02月20日09:5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屈一平 邹欣媛

  比起生态移民,很多劳务移民对无土安置有所顾虑。离开土地与城市化、工业化融合,对农民素质、劳务技能的要求很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屈一平 邹欣媛

  21岁的“90后”马秀花走出自家的窑洞,和婆婆站在一起,稚气未脱。这是一位俊俏的新媳妇,穿着一件红色皮夹克,名牌的式样,人造革的料子。

  她平生只进过三次县城,第一次面对从北京来的人,也就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显得羞涩拘谨。看到记者的手机,一脸憧憬,怯生生地问:“搬出去,就可以打电话了?”

  她的家乡,中河乡红沟村,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村庄。这样的村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有21个。

  与马秀花一样,原州区的3000户村民即将举村搬迁,告别窑洞,告别此处干旱的土地。

  对新鲜的东西,孩子们的好奇心表现得直接一些。本刊记者来到红沟村是在2011年阳历年末的一个下午,走进半山腰上的红沟小学,正值课间休息。孩子们围上来,争着对记者手里的相机镜头扮鬼脸。

  “最想去哪里?”记者问。“城里!”孩子们异口同声。“长大了想干什么?”回答也如背书般整齐:“打工!”

  紧邻学校大门,是3米深的河床,已干枯结冰。出了校门沿着仅容一人侧身行走的山路,往前,10公里路外是孩子们所说的“城里”——原州区三营镇,红沟村整村要搬迁的“新家”。

  原州所在的六盘山区,2011年被确定为11个国家重点扶持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尤其是包括原州、西吉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近300万居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贫困如影随形。

  上世纪80年代,宁夏开始对贫困山区的村民移民,30年来陆续有80多万移民走出西海固,2011年宁夏又启动新一轮移民工程,计划于“十二五”期间投资过百亿,将这里最贫穷的35万贫困群众搬出去,马秀花就是其中一个。

  如此庞大的工程将如何进行?本刊记者为此走进西海固,探寻宁夏移民脱贫之路。

  35万人大搬迁

  由于山路难行,在10公里路外,本刊记者乘坐的切诺基越野车已经颠簸难行,下了车换了村里的“蹦蹦车”,再走几里地,就进到红沟村。

  干涸的河床道路中,附近西湾门村的村民马玉牵着毛驴,担着两个铁桶来挑水,一处水管从道路中探出头来。“如果洗衣服的话,一天要走四五趟。”他告诉本刊记者,每一趟要走5公里山路,花上近两个小时。

  六盘山区年降雨量300毫米,蒸发量2000毫米,生态环境脆弱,被称为“贫瘠甲天下”,自古就是一个移民地区。

  从某种程度上讲,宁夏的发展也是一部移民开发史。

  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听说西海固人民还在干旱和贫穷中煎熬后,不禁流着泪说:“西海固人民还在受苦,我当总理的有责任呀!”1982年,中央决定实施“三西”(宁夏西海固、甘肃定西和河西走廊)扶贫攻坚工程,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

  2009年底,63岁的丁成科搬出了生活了一辈子的原州区头营镇双台村,那是一个深居六盘山外缘叠叠沟的自然村,山大沟深,交通闭塞,饮水困难。由于看病要到20公里外的县城,丁成科的父亲患阑尾炎未及时治疗,离开了人世。

  新搬进原州区利民村,丁成科50岁的妻子马福秀第一次拧开自来水龙头,顿时泪流满面。她向本刊记者提起2008年一次担水的经历:眼看着走了25里路担回来的两桶水,临进门脚下一绊,水没了,就又走来回50里路去挑水。

  现在的丁成科两口子,通过政府的扶持,住上了54平方米的新房,还自筹了一部分,丁成科记得很精确,花了1.28万元。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扬黄工程引来的黄河水接入家中,还有一栋日光温棚、一亩枸杞、一栋养殖暖棚、一台太阳灶、一座沼气池、一座厕所、两亩水浇地……

  宁夏生态移民局局长吴占东对本刊记者介绍,宁夏的扶贫之路经历了几个阶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干旱地区县内移民等方式,至今累计移民66万,加上这次“十二五”规划的35万,近40年达到百万大移民。

  在他的办公室,有一张一人高的“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图:一道道移民路线由南向北贯穿宁夏境内,正在进行时的,是这场历时5年、总计35万人的大规模生态移民。

  吴占东说,即将搬出的35万生态移民,涉及宁夏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1655个自然村。被纳入移民范围的村民将告别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告别这片贫瘠干旱的土地,在大山之外重新安家落户。

  据了解,到2009年底,宁夏农民人均年收入1350元以下的有100万人,而这35万人则是其中“最穷”的一部分——其一是需要整村搬迁的贫困山村;其二是生存条件差,包括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公共设施极端匮乏;其三是发展难度大,当地没有任何资源,加之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工农业难以发展。

  宁夏计划,用5年时间将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35万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再用5年时间发展致富,努力把宁夏建设成为国家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

  “夏天还是要回去种地的。”在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秀俞村,本刊记者见到59岁的黄风歧,作为2011年首批搬来的村民,11月10日至今,他一直惦记老家的20亩农耕地。

  移民并不是简单的搬家,“搬得出”之后,还有“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任务。固原市委书记李文章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宁夏计划移民35万人,而固原市就占到了62%。为了帮助农民“一步到位脱贫”,此次移民采用“生态移民”和“劳务移民”两种安置模式,其中首次尝试的“劳务移民”安置占总人数的25%,主要通过对40岁以下适龄青壮年的培训,依托沿黄城市、重点城镇、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移民周转房集中安置。

  近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约有60万农民外出打工,年劳务收入30多亿元,劳务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40%。对于这些常年在外务工者来说,能在城市安下家是他们的梦想。劳务移民正好圆了他们的梦。

  但比起有补偿用地的生态移民,很多劳务移民还是有所顾虑。“虽然给一套周转房,但是土地没有了。”红沟村28岁的村民马余良向本刊记者透露自己的担忧。

  如马余良一样的8万多劳务移民,将得到怎样的具体安置呢?2011年12月底,在宁夏扶贫办移民开发处处长唐宝山的办公室,本刊记者看到一份关于劳务移民的征求意见稿。唐宝山介绍,劳务移民以务工安置为主,给房落户,办理户籍手续成为准工人。由政府统一规划配置40平方米周转房,保障劳务移民入户、住房、子女就近入托、入学等问题,统一培训统一安排工作。

  到2012年1月初,经征求意见,劳务移民方案将周转房面积提升为50平方米,对于劳务移民的年龄界定由之前的40周岁以下修改为35周岁以下,以保证更好的生活条件、更稳定的就业。

  “农民对土地有感情”,宁夏固原市市委副书记张柱告诉本刊记者,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无土安置的劳务移民对农民是一种挑战,离开土地与城市化、工业化融合,对农民素质、劳务技能的要求很高。

  贫瘠渐渐远去

  2011年12月29日,64岁的原州区农民王文民一早就赶到培训班上课,一个月前,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教育培训项目刚一启动,他就开始来学习种植西红柿的技术了。

  在王文民家里的日光暖棚里,满棚的西红柿硕果累累。他乐滋滋地告诉本刊记者,以前在山区就没见过种西红柿,那里靠天吃饭,根本种不活,现在西红柿卖到每斤1.4元,仅11月的毛收入就有3000元。

  “跨度难度都很大。”唐宝山说,从旱作农业到灌溉农业,土地少了,灌水有了;从单纯种地到种地和打工相结合,在加大技能培训和科技培训方面的推动是必不可少的。相关部门近期正组织科技力量联合攻关,以尽快解决一批制约贫困地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吴占民告诉本刊记者,下一步将加快科技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户建设,积极开展贫困乡村农业技术培训、优良品种推广、科技信息发布和科技示范活动,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和农民的科技培训,大力推进良种良法和适用技术。

  在原州区利民村,58岁的马文英在忙完自家温棚之后,马上开始打零工,就近帮村子里面盖房子盖温棚,工钱一天80元,他对此十分满足,“比老家多了好几倍。”

  他开着儿子新买的摩托车奔向工地,身后,西海固的贫瘠渐渐远去。□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