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2日下午,打捞仍在进行 |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 王功尚 特约记者 周莹
3月1日晚,宜昌城区长江边,两名玩耍中的大学生不慎坠江,至今没有打捞上来。
昨日,记者在事故江段看到,江边堤坡甚为陡峭,坡上都是湿滑的青苔,对游玩者来说可谓“危险重重”,却没有明显的警示牌。而此处连年都有市民坠江溺亡。此次惨剧,再次敲响了警钟。
事件回放
两名大学生夜游坠入寒江
据目击市民介绍,1日晚7时40分左右,宜昌市沿江大道庙嘴上游约300米处,6名大学生在江边游玩,其中一名同学刘刚不慎坠入冰冷的江水中,其身边同伴王鹏赶紧施救,结果不幸也被拉入水中,两人在水中惊慌失措,边挣扎边呼救。
当王鹏也不慎坠江后,身边的张军伸手去拉,这时脚下不稳,晃晃悠悠差点往水中坠落。就在这时,正在不远处垂钓的一名男子手持钓竿,快速跑了过来,他伸出钓竿,拉住了张军。
几乎在同一时间,路过江边的50岁市民谭国清,听到呼救声,一边脱外套一边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游了一圈,一边游一边呼喊,没有任何回音。后来他又再次下水搜寻,依然无果,无奈只得上岸。
亟需整治
连年出事的江段无警示牌
昨日下午,事故江面上,数艘渔船依然在来回打捞,希望找到失踪的两名学子。截至记者发稿时,打捞行动依然无果。
记者在事故江段看到,岸边堤坡很陡,坡面上布满青苔,靠近水面处的青苔特别湿滑,踩上去极易坠江。
长航警方介绍,近年来,该处上下数百米江段内,连年有人溺亡。然而,记者在事故江段,并未发现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宜昌市社科联李发刚教授接受采访时认为,当意外发生后,大家都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出事前对危险的低估是意外发生的重要原因。李发刚说,在宜昌的长江沿线,目前除了公安机关在一些危险水域竖立警示牌和警示标语外,系统、有针对性的大规模宣传教育几乎没有。
据悉,失踪的两名学生,一人就读于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另一人就读于一所高职院校。
昨日下午,两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校方正全力配合长航公安局宜昌分局等相关部门,积极进行打捞,希望找到两名失踪者。目前,相关处理善后工作正在进行。(应亲属要求,文中3名落水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