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案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金董事长李剑阁
提案内容:
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但财政税收的年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10至20个百分点。这不仅在我国历史上所罕见,在世界历史上也十分罕见。在我国,财政收入大约占GDP的20%,加上即将纳入预算的大量预算外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就更高。这十年财政实际收入年年大幅度超过年初的预算。
我觉得无论从应对危机,还是从体制改革、结构转型和廉政建设的各个方面看,大幅度大范围减税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力所能及。
一、尽早修订并严肃执行《预算法》
一个法治的国家,政府的预算和财政收支,必须得到纳税人的同意、受到纳税人的监督。税收不是越多越好,政府财政开支的总规模应该与政府经济权力的法定边界相契合。建议规定扣除CPI后税收的增收幅度。如果超过了规定的幅度,不能作为政绩,而应该作为人大质询和问责的事项。政府应该解释预算偏差的原因,对超支部分要做认真如实的报告。根据这些原则,如果2012年就把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至少可以给全国企业和居民减少1万亿元的负担,整个经济会出现新的局面。
二、继续减轻居民税收负担
自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就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但这并未让财政收入减缓增长。目前企业利润并不丰厚,只有减税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提高居民消费意愿,让广大民众最直接受益,推动经济转型。
三、尽快免除小额纳税人的负担
小额纳税人的税费只占财政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尽快免除其中的绝大多数,鼓励自雇型就业,可以“解放”一大片低收入者,造就一批中产阶层,动员一批拿着低保的闲散劳动力加入就业,缓和城管、税务人员与小商小贩的矛盾冲突。
四、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2012年美国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但基础脆弱;欧洲的债务危机错综复杂,旷日持久,债务到期高峰将给全球的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冲击;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或将出现双赤字,增长前景堪忧;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速将明显回落,国内房地产调控也将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之下,我国企业的经营不容乐观,减轻税负能够短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五、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
这首先涉及执政理念,社会财富是多让个人自主支配幸福指数更高,还是由政府代替居民个人消费效率更高?经济学和经济实践告诉我们,通过财政实现二次分配尽管有利于平抑收入差距,但行政管理成本往往十分高昂,资金常常在各个环节流失,并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到个人。政府过多地主导社会财富分配,也必然会引起各种寻租行为,腐蚀政府的肌体。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