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2年全国两会 > 2012两会代表

葛剑平:打通师资流动瓶颈 破解城市择校难题

2012年03月05日05:20
来源:人民网
  执笔人:葛剑平,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是人们对教育提出的理想和目标。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三种形式: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但是,这种本应有的公平在现阶段却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面是被一种畸形的现象所替代。

  择校成为“公开的秘密”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空前高涨。择校问题成为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的话题,也成为报纸、电台、网站等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更是一些关心民生的专家、学者研究的议题。在全国许多城市,凡是经历过孩子小学或初中毕业升学的家长,那种“生死大战”、“惊心动魄”般的体验,无不刻骨铭心。以钱择校、以权择校、以关系择校已经成为社会“公开的秘密”。

  以北京为例,近年来,随着房屋拆迁、旧城改造、大规模保障房建设,众多居民搬迁至郊区,又因子女的优质教育需求,而不得不采取择校的方式,奔波往返。尽管国家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采取就近入学的原则,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家长收取与招生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共建费”、“择校费”。但在具体执行起来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到升学季,家长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力争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重点好学校。对家长而言,孩子要考取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就要上重点中学、就要上重点小学,因为重点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高、升学率也高。对于“赞助费”的方式,很多家长们表示并不是特别反感,有家长坦言:“如果能进入好学校,交点钱还是值得的。”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去年9月公布的《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小学生的择校费已猛增至8万元至25万元。

  师资力量是择校的重要因素

  由于优质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办学环境等方面占尽优势,择校也就成为钱、权、关系较量的“拼爹”战场,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家长为让子女上好学校,拖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蔓延,绞尽脑汁地迁改户口、名校片内二手房价格飙升等诸多不正常现象,也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城乡基础教育投入、师资队伍、生源在家长们择校的行为下愈发显得不均衡。尽管不少城市在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化解择校问题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比如建立名校办分校、强校扶持弱校制度,以教研协作和教师培训等方式,帮助提高弱校的教学水平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择校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说明仅有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并没有抓住择校难题的“要害”。

  择校,根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在家长择校动机调查中,师资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因素。很多家长认为,现在择校择的都是老师,学校的硬件设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老师。

  由于优质学校已经有多年的积淀,资源丰富,待遇优厚,且深受地方政府及广大家长的偏爱,形成了吸纳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良性机制。优质学校的青年教师较薄弱校的青年教师得到更多学习和锻炼机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较快。

  师资问题成为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的“软肋”

  薄弱校与优质校相比,不被政府部门重视和社会“亲睐”,教师待遇不高,工作压力大,接受高层次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机会比较少,不仅难以延揽优秀人才,连现有的优秀教师也会产生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想法。调查中,77.56%的北京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目前收入表示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受地域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地区中小学自筹部分的教师结构工资与城镇地区存在着一定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以中学教师为例,中教一级,教龄10年的山区教师与城区教师相比,月收入平均相差一倍。以小学教师为例,小教高级、教龄15年的山区教师与城区教师相比,月收入相差0.8倍。

  农村中小学教师经济地位不高,带来了许多显而易见的不良后果,如教师不稳定,向城区流动;骨干教师易流失,农村骨干教师少;不能吸引优秀教师来从教;补充的新教师比较年轻,经验不足,影响教学质量等问题。由此带来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匮乏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以京郊某区(县)为例,镇乡30所中小学没有市级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区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及区级骨干教师仅占全区专任教师的2.7%。同时薄弱校骨干教师的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有的校长颇为感慨地说:“我们学校的教师成熟一个,走一个,学校都成了骨干教师的预备营。”

  要改变这种不正常、不合理的现象,真正实现教育的“三公平”,政府职能部门要担当起重任。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打通师资流动瓶颈。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校合理流动,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一定要从师资配置这个源头抓起,以釜底抽薪之势,大刀阔斧地地缩小“优质校”与“薄弱校”的差距。

  首先要制定优质校和薄弱校校长定期轮岗交流的制度,逐步缩小校际间管理水平差距。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长是关键,教师是基础,物质条件是保障。为此,要积极构建中小学校长任职交流互动机制,形成中小学干部“定期轮训、定期考核、定期聘任、定期流动”制度。

  其次,要制定相关政策,有效控制优秀师资的无序、单向流动。优秀教师的选派优先满足农村薄弱学校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先保证农村教师进修培训和提高的机会。对农村名、特、优教师职称评定可适当放宽政策;对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可硬性规定必须有在农村或薄弱校任教3—5年的经历。

  再次,创新农村教师补充制度。鼓励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学习师范类专业,建立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长效机制,按照不同对象分别采取给予采取“助学贷款免息”、“考研加分”、从教奖励等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山区、农村任教。各地还应依托所在地高师院校为农村教师专业培训创造条件,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最后,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全力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交流环境,通过各级各类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和进修,鼓励青年教师在交流、实践与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发挥名师和特级教师引领作用,在优质校和薄弱校之间建立“名师共享”、“教改成果共享”等制度,如把优秀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的电子化成果,按照知识管理的理念,把它们集中起来,建立成库,制作成光盘,发挥其在区县级的培训和校本培训中的作用,以便实现城乡的共享,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张雨)

  作者:张雨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两会要闻

温家宝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详细]

两会热点

2012全国两会期间,改革、反腐等热点问题被热烈讨论,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不少提案议案。两会闭幕后,这些建议又将往何处去?[详细]

两会调查

热点调查:房价问题北上广三地居民普遍认可限购令控制房价的作用…[详细]
热点调查:幸福感你心目中谁是最幸福的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详细]
热点调查:2012年通胀47.4%的受访居民认为2012年通货形势将继续恶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