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2年全国两会 > 2012两会访谈

十大措施出台改善民生 代表:加大民生支出(图)

2012年03月05日14:52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上海代表步入大会堂 本报记者 陈正宝 摄
上海代表步入大会堂 本报记者 陈正宝 摄

  姚丽萍 马亚宁 薛慧卿

  只有编织好社会保障安全网,人民生活才无后顾之忧。“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出台10大措施改善民生,其中2/3与“保障”相关,涉及养老、医疗、住房、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过去4年,中央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如何不断扩大保障范围,如何不断提高保障待遇?今天上午,本报特邀来自上海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对此作出梳理评述。

  关键词 低保和最低工资

  “十二五”目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

  2008年 完善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制度。2009年: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2010年加快构建社会保障网,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

  2011年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代表评述公共财政加大“民生支出”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复兴高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为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需要公共财政加大“民生支出”。

  我曾提交书面意见,建议政府在一些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中设一定比例的民生支出。比如,近5年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7万多亿元,其中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额2.7万亿元。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将部分土地收入合理再分配,用之于民。令人欣慰的是,中央政府已明确“十二五”期间增加国有资本收益用于民生支出,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新增部分主要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十二五”目标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6000万以上。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

  2008年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8.14亿,参合率91.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加,总计达到1.17亿。

  2009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1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3亿人。基本药物制度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

  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在6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2011年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代表评述制度创新解“世界性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过去4年,医疗保障几乎占据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篇幅。的确,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我们已尝试诸多制度创新。以最近广受关注的“社区医疗”为例,公众需要在社区获得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社区医生如何胜任?一种办法是,在三级医院设立社区医生专病技能实训基地,系统开展专病技能培训。根据我们在上海的试点,社区医生经过3个月的短期进修后,完全可以掌握基本诊治技能。今后,要在更大范围内实施这种培训,则需要专项财政资金支持,需要现行社区医生培训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 住房保障

  “十二五”目标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的比例不低于10%。

  2008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新建、改扩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万套,棚户区改造解决住房130万套。

  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近779亿元。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代表评述让公租房成“保障房主体”

  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人口流动、产业结构转型,在这样的大格局中,面对房价高企,收入增长与消费要求尚不匹配、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保障性住房便是重大惠民工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实现这个目标,各级政府应密切关注供需矛盾的动态变化,对公租房、经适房、廉租房等不同形态的保障性住房,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置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公租房建设不能忽略了“集体公共租赁房”,唯有此,大量白领青年、流动务工人员,以及寻求优化配置的各类人才,才不会难觅安身之地,才能有助于产业转移、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养老保障

  “十二五”目标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1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城镇60岁以上非就业居民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2008年启动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2009年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全面推进省级统筹。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5年增加,去年又人均提高10%。

  2010年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

  2011年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

  代表评述做大养老金“蛋糕”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张兆安:到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退休老年人达1.67亿,而且60岁以上退休老人每年以10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09年底,我国养老金总规模已达2.25万亿元,占当年GDP的6.62%。近年来,企业退休养老金连年增长,增幅高达10%,但面对当前的通胀压力,这种改善的效果难免会被削弱。面对老龄化加剧和通胀压力,要保障退休老年职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关键是要做大养老金“蛋糕”。因此,尽快研究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全社会参与的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做大养老储备基金是当务之急。

  特派记者 姚丽萍 马亚宁 薛慧卿

  (本报北京今日电)

(责任编辑:news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两会要闻

温家宝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详细]

两会热点

2012全国两会期间,改革、反腐等热点问题被热烈讨论,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不少提案议案。两会闭幕后,这些建议又将往何处去?[详细]

两会调查

热点调查:房价问题北上广三地居民普遍认可限购令控制房价的作用…[详细]
热点调查:幸福感你心目中谁是最幸福的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详细]
热点调查:2012年通胀47.4%的受访居民认为2012年通货形势将继续恶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