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2年全国两会 > 2012年两会评论

评论:择校费、上好学校难根于教育发展不均衡

2012年03月06日04:52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吴乔
  在决定教育经费怎么花、往哪儿花的问题上,既需要有科学的决策委员会作出科学决策,以防止花的不是地方;更需要有公平公正的决断,以防止“赢家通吃”的局面。

  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走过漫漫19年岁月后,终于在今年变成现实。然而,首次兑现承诺之后,中国的教育未必就会如释重负。

  占GDP的4%这个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难望发达国家之项背。也许经费看齐这个基础线已经很不容易,一时不敢奢望更高,但也还有背后更重要、更关键的经费效益是否看齐的问题。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永新对巨额教育经费怎样才能花在刀刃上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显然,这是一个更难解的课题,不仅在于一些地方将公务员培训经费、企业培训经费等纳入教育经费统计冒充这个4%,还在于教育行政部门独自决定经费怎么花缺乏科学。然而,即使国家以严规要求地方财政严格配置资金,即使教育经费怎么花有科学、民主决策,也仍然未必能封住教育经费使用不当的所有漏洞。

  在我国,存在财政支出效率不高的问题。然而,我们显然很难要求教育经费使用会超越现有阶段,与世界水平一步看齐。不过,至少我们可以从现在就开始,引入绩效评价体系,尝试堵住教育经费使用方面的漏洞。

  在决定教育经费怎么花、往哪儿花的问题上,既需要有科学的决策委员会作出科学决策,以防止花的不是地方;更需要有公平公正的决断,以防止“赢家通吃”的局面。现实地看,后者可能更关键、更难决断。比如,同样的100亿,是投给高校做一个尖端科技项目,还是投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它们产生的效益完全不同,又该如何评估?

  现时困扰千万家长的“择校费”“上好学校难”问题,根子就在于教育发展不均衡,经费被若干重点、示范学校更多占用。这些教育不公平的背后,衍生了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如果教育经费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为导向,发挥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优秀教师、教学管理、教学理念等向弱校流动,不仅能够实实在在造福普通民众,更能让许多矛盾问题化于无形。显然,在教育经费的均衡使用问题上,更检验“公”心成色。钱多了,伸手的就多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更需要在经费效益上严加公正、科学、公平考量。相关报道见今天A03-A20版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两会要闻

温家宝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详细]

两会热点

2012全国两会期间,改革、反腐等热点问题被热烈讨论,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不少提案议案。两会闭幕后,这些建议又将往何处去?[详细]

两会调查

热点调查:房价问题北上广三地居民普遍认可限购令控制房价的作用…[详细]
热点调查:幸福感你心目中谁是最幸福的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详细]
热点调查:2012年通胀47.4%的受访居民认为2012年通货形势将继续恶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