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邱炯/插画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王昀加 王帆 饶博 乔继红 姜鲁榕 李志平 发自罗马、里约热内卢、法兰克福、纽约、伦敦、科威特城
“毕竟寒冷的大清早,迎着锥心刺骨、无孔不入的寒风骑行,实在令人难以舒心。”说归说,无论天气多冷,家住罗马北郊的罗伯特仍然坚持骑摩托车在瑟瑟寒风中穿行,赶往约30公里外位于市中心的办公室。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断上涨的油价促使他不得不紧紧握住摩托车把,渐渐远离方向盘,罗伯特撇了撇嘴,“去年初意大利油价还只有1.5欧元(1欧元约合8.27元人民币),现在就超过1.9欧元了!”
高油价也让美国人直呼吃不消。“真要命!我每天不得不多工作至少4个小时,才能抵消汽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才能养活得起老婆孩子。”美国芝加哥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样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据《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频道4月9日公布的一项最新民调结果,美国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高油价导致家庭开支吃紧,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出现严重的家庭经济困难。
英国甚至出现了颇有讽刺意味的事件:英国油罐车司机天天到处送油,如今竟落魄到加不起油的地步,于是这些油罐车司机便开始计划罢工。为防治罢工导致“断油”,一些政府官员“鼓励”市民囤积汽油,导致许多加油站被迫关门。这对英国政府而言,真可谓“火上加油”。
虽然国际油价近期震荡下跌,但全球油价依然处于高位运行。各国政府虽然紧急采取措施应对,但是仍然让民众心存不满:不仅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支持率下跌,卡梅伦首相的民众支持率也创下执政两年来的新低。
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
经济学家、市场分析师大卫·罗森伯格预计油价升高会导致家庭开支逐渐减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发生改变。按照专家的说法,汽油价格每加仑超过4美元(1美元约合6.30元人民币),消费行为就会改变。“汽油价格每上涨1美分,就会侵蚀美国家庭收入15亿美元。”
如今,这种改变已经真实发生了。最近,英国抗议组织接到许多企业、个人的抱怨:“我上班的地方没有公共交通。用油成本增加导致我不得不开车,因此食品开销就得减少。”
德国出租车司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物价调查报告显示,德国国内物价去年就出现上涨,尤以食品和日用品为主。英国食品价格也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上涨了25%。专家一致指出,物价上涨将进一步向行业渗透,最终掣肘经济复苏。
最先受影响的将是零售业。虽然今年一季度,梅西、塔吉特这样的美国百货公司销售业绩并未受太大冲击,但出现大量裁员,数量从2月份的2.9万人一路飙升至3月份的3.4万人。
同时,消费者信心也开始下降。美国财长盖特纳公开表示,经济持续复苏仍然受高失业率、住房市场疲弱、家庭财产缩水及高油价威胁,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十分脆弱。
此外,高油价也让政府相当头疼,例如美联储如今陷入两难境地。油价高涨,粮价也疯狂上涨,国内通胀压力逐渐凸显,对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有很大需求。如果美联储推出QE3,势必推低美元,加剧油价涨势和通胀压力,如果不推出,经济复苏就可能脱轨,就业增长也可能难以为继。汇丰银行警告说,当前的高油价可能成为另一个“希腊”,是不能承受之重,足以将美国经济再次拖下水。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