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阶梯电价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已经近在眼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个省市公布了阶梯电价方案。虽然阶梯电价是为了鼓励节约用电,但是有些省份的老百姓却发现,按照新方案省电却没有省钱。为什么会出现省电不省钱的怪相呢?
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发表了相关评论。
现在各省出台的阶梯电价方案差别比较大,比如陕西第一档定在120度后就有当地居民反映不太够用。阶梯电价确定各挡电量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
林伯强:发改委的文件讲得很清楚,第一档是最重要的。第一档是基本必须的生活用电,保证80%的用电量价格不变。我觉得目前老百姓这种想法和感觉是可以理解的,政府用的是统计数据,老百姓用的是自己家里的标准,所以政府说120够了老百姓说120不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因为120是一个平均数。这个问题可以在听证过程中得到解决,政府可以很仔细地跟老百姓解释,这120的计算方法。
东部省份缺电,但是它第一档的用电量定得高,西部电力富裕,相反第一档的用电量定得却很低,这也是一些省份阶梯电价方案遭到质疑的一个直接原因。有人认为说这有变相涨价的嫌疑。
林伯强:涨价根据第一档不变,第二档、第三档调高价格的方案来就是涨价。但前提是保证80%的电量不变,就是希望一般的老百姓不受到影响。
东部收入比较高,西部收入比较低而且还是能源省份,所以大家觉得东部标准高、西部低说不过去。但阶梯电价的初衷是为了保证居民的基本用电,也就是说东部高、西部低的标准是根据居民的基本用电计算出来的,跟缺电以及收入没有明显关系。当然收入高的地方通常用电量比较高是确定的。
发改委保证80%的电量不变,每个地方的80%的电量不变相对应的度数一定是不一样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农村的人口的比例也不一样,所以发改委的文件说保证把第一档的范围划在80%的范围是一个统一的指导意见,但是每个地方算出来的数字一定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地方的第一档的度数应该通过听证,通过老百姓跟政府之间的认可而最终确定下来。
一般的听证现在被老百姓戏称为听涨会,逢听必涨。林伯强曾在微博上说过,阶梯电价的问题实际上不是东西部不同的问题,而是城市和农村的。按照城乡差别或者季节差别来制定电量标准的方法是否可行?
林伯强:我觉得这个办法应该在今后的听证当中加以完善。保证基本电价,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有差异,所以东西间的差异是允许的。但是城乡的问题就比较大了。比如说上海第一档覆盖的都是城市居民,因为上海以城市居民为主;而四川的农村人口比例很大,如果认可农村跟城市保证基本用电是有差异的话,四川的很多城镇居民就会跑到二档、三档里头去。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听证的过程当中是需要解决的。
至于季节性的因素已经有一些省份开始在解决这个问题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每个省份在解决制定第一档标准的过程当中得充分注意细节,听证的过程应该也是完善细节,找出公平、合理、大家认可的方案的过程。
从下个月开始,交多少电费就要按"阶梯"来计算了。离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阶梯电价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目前有大约20个省市公布了阶梯电价听证方案。
从目前公布的方案看,上海的标准是全国最高的,不提价的首档电量达到260度;陕西和甘肃两省的第一档用电量最低,只有120度。另外,北京首档电量是每月230度,江苏省每月204度,广东省第一套方案首档电量是每月210度,浙江省是213度。
西部地区,重庆首档电量是200度,能源大省山西却只有140度。与东部相比,西部的首档基数普遍比较低,而且东西部差别很大。
实际上,各省阶梯电价还没听证就受到了质疑。质疑主要集中在核算依据不明确、首档基准太低,以及以户为计算单位等方面。
还有人发现,按照"阶梯电价"方案,第一档电价保持不变,第二档、第三档的电价都有所增加。有涨却没有降,这不是意味着电价总体水平提高了吗?这次阶段电价改革,居民需求用电将被分为基本需求用电、正常合理用电和较高生活质量用电三档。第一档电量按照覆盖80%居民均用电量确定,价格不作调整;第二档电量按照覆盖95%居民均用电量确定,提价幅度为每千瓦时不低于5分钱;第三档电价为超出第二档部分每千瓦时调高3角左右。(编辑王肖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