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美有智慧消解“互信赤字”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从双方发表的“具体成果清单”和“成果情况说明”中可以看得明明白白。这些成果内容广泛,既涉及双边问题,更涉及地区和国际问题,表明两国在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方面确实拥有共同利益,负有共同责任。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对话和合作,两国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一个重要的共识:两国要构建和谐相处、和平竞争、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个共识是比具体的成果更为重要、意义更加深远的大成果。
实际上,从40年前尼克松访华时起,尤其是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中美就开始了探索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历程。这个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风雨、波折、起伏,但从总体上说,两国关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是在现存的国际体系之内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中美关系使中国受益。同时,美国也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不断加深。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要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问题?为什么现在两国之间缺乏互信的问题变得这么突出呢?笔者以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美国方面来说,现在遇到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在美国国内和国外,都有人在问:美国是不是衰落了?二是反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世界金融危机更是把中国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发展太快了,中国自己没有充分准备好,外部世界更没有准备好,于是就产生了对快速变化的不适应,中国自己不大适应,外部世界更不适应。美国的变化与中国的发展同时发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界上又有再过若干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之类的预测。于是美国对中国的疑虑剧增:中国是不是要挑战美国在全球尤其是在亚洲的地位?
结果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断增进,合作领域愈来愈宽广,但两国之间的互信却没有随之增进,甚至出现了巨额的“互信赤字”。再加上在国际关系史上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对抗、冲突甚至战争,因此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人认为,中美两国也不能走出这种“大国政治的悲剧”。
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到了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中有了许多以前没有的内容和特征,使国家间的关系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去年拜登副总统访华以后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崛起并不是美国的衰亡》的文章,奥巴马总统和其他美国政要也一再重申了类似的看法,这越来越成为美国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主流看法。中美两国已经有了三四十年互利共赢的历史,两国政治家和人民的政治智慧完全可以使两国关系摆脱传统大国冲突对抗的逻辑,走出一条新型的大国关系之路。知易行难,唯有用务实行动落实好对话达成的各项具体成果,才能逐步压缩“互信赤字”。
中美第四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刚刚落幕,国防部长梁光烈就开始了对美国的正式访问。这是中国国防部长时隔9年对美国的首次访问。两军关系是中美关系的短板。此次访问对于推动两军交流、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稳定亚太局势必将起到积极作用。(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陶文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