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中山)本市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听证会将在下午举行。昨天,北京国能中电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白云峰认为,由于能源紧缺,间接提价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经之路,而阶梯电价是提升电价的有效市场手段。
方案
八成居民电费不增支
阶梯电价听证的方案有两套,月基础电量分别为230度和240度,超过者再分为两档,每度电分别上涨0.05元和0.3元。
按方案一测算,80%的居民用户电费不会增支;15%用电较多的居民用户月电费增支最多不超过8.5元;5%用电最多的居民用户月用电超过400度后,每多用1度电,每月电费多支出0.3元。按方案二测算,83%的居民用户电费不会增支;12%用电较多的居民用户月电费增支最多不超过8元;5%用电最多的居民用户,月用电超过400度后,每多用1度电,每月电费多支出0.3元。
目的
提醒市民注意节约能源
白云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从全世界来说,能源越来越稀缺,而稀缺的产品价格肯定越来越高,而且我国的能源消耗量太大。“我国原来制定的规划是在2020年全国能耗达到30亿吨标准煤,但是在2009年的时候我国能耗已经超过了这个红线。去年,我国能源消耗是35亿至36亿吨标准煤。阶梯电价是遏制高耗能的有效市场手段。不管人们的经济收入如何,对资源的占有应该是平等的,如果经济收入高的家庭享用更多的资源,必须支付更多的资金。”
实施阶梯电价后20%左右的居民用户月电费将上涨。网上有言论称,上涨的费用不过是吃饭时少点一盘菜而已,对自己影响不大,今后还将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不会注意节能问题。白云峰认为,实施阶梯电价而导致电费提高,政府的意图不是为了从一些家庭中拿到一盘菜的钱,而是为了在都市人群中敲响警钟,提醒大家平时要注意节约能源,这是一个社会价值导向的问题。
建议
阶梯电价应按人头核算
家住右安门外开阳里的一位李姓居民在给本报发的信中称,阶梯电价应该以人为单位精确核算,不应该以户为单位。“用水用电是每个人的需求,每户家庭人多人少怎么能同样对待呢?我家五口人老少三代,是一口人的家庭的五倍,两个家庭用电同一个标准,这样对吗?”
白云峰认为,从现在的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来看,无法做到按人头实施阶梯电价,毕竟无法在实施阶梯电价前挨家挨户查户口,“也不排除将来管理水平高了,全社会再实施更加精细化的能源管理政策,到那个时候阶梯电价就能够以人为单位了。”
完善
应与用电高峰低谷结合
另外,白云峰认为,目前的阶梯电价方案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方案应该与居民消费电能的高峰低谷不同时段结合起来区别对待,鼓励市民在全社会用电低谷时多消费电,而在用电高峰时节约用电。“为了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和电网稳定性,即使是在居民不消费电的时候,发电企业也必须发电,一些电在全社会用电低谷时没有被使用就浪费了,阶梯电价政策应该鼓励市民在用电高峰时少用电,在用电低谷时多用电。”J159
代表意见
调高用电基数
“听证会上我将建议调高用电基数。”此前听证会的材料显示,以230度或是240度为用电基数,对于80%以上的大多数居民家庭来说,不会增加支出,但对于工薪家庭来说,真实的情况恐怕是“不够用”。
现在居民家庭中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家电都是耗电大户,而在家使用这些电器最多的大多数是工薪阶层,因此这些人会觉得“电不够用”。建议把用电基数调高到300度到350度,“这样比较合适”。
还将建议有关部门关注耗电的起因,加大节电力度。以建筑材料为例,现在的楼房墙皮都较薄,冬天不保温,夏天晒得又很热,居民就要使用空调,这样无形中也增加了耗电量。另外,居民们是自己买电,肯定会知道节省;但像商场、超市这样的公共场所,电量浪费是惊人的,应该采取更有效的节电措施。
——原国营第768工厂退休高级技师 包玉良
三里河一区老年人较多,是个老龄化社区,而且老人的用电量较大,比如说吹空调不能直对着吹,要开另一间屋子的空调,让温度慢慢降下来。所以居民们都希望用电基数的范围能再宽泛一些,不要造成老人们的用电压力。另外,发改委这次提出的方案中没有提到用电人数的概念,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用电人数不同肯定会影响到电量多少,所以希望能有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里河一区社区书记 李薇莉
考虑人口因素
主要提出两个建议:一是电价方案能否考虑到人口因素,三口之家和五口之家在用电量上肯定会有差距;二是大杂院平房现在一般用一个电表,有关部门应尽快做到用电计量到户、一户一表,希望计费规定更细化、更详细些,多消耗能量的用户就多承担一些费用,这样才能更公平、更合理。
——东城区永外永铁苑社区居委会主任 刘秀敏
本报记者 杨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