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舌尖中国”在海外魅力几何

2012年05月25日14:05
来源:新华网
  最近几天,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它不仅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也引发人们对 “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中国饮食文化为何能感动国人,为何能跨越重洋依旧在华人社会拥有持久的魅力?中国饮食能否成为中国软实力海外传播的“开路先锋”?《环球时报》邀请一些国内外学者、美食家和资深媒体人共同探讨这—话题。

  中国饮食文化重视礼仪

  马伯英(英国皇家医学会终身院士):饮食文化是一种习俗文化,是因为习惯而形成的。要改变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并不那么容易。西方人的饮食文化大体是吃饱、有营养、保证能量就行,还要快,流行快餐,他们的中午饭往往就是面包、三明治。对那些中国人觉得难以下咽的粗糙食物,他们却狼吞虎咽、津津有味。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这么吃,习惯了。中国也同样如此,所以中餐在海外一直不缺顾客,那里始终有大量的“中国胃”。

  李建勋(伦敦华人社会知名美食家):对于中国人来说,用餐是一种社会交际文化,“干什么事都离不开吃”,无论是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吃饭,其隆重让外国人看着好奇。中国的饮食文化还是以食材为主,器皿等排在次位。这一点无论是在沿海城市还是内陆地区都一样。当然,中国的一些菜肴也很看重器皿,比如云南人炖的菌类鲜汤,还有汽锅鸡,都对器皿有很专业的要求。

  冰清(旅美美食专栏作家):我向美国朋友推荐《舌尖上的中国》,他们看了之后觉得不错,却纳闷中国人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做饭。他们认为,术业有专攻,美国有专业机器、职业厨师,在餐馆用餐可以省很多时间用于享受生活!可见,美国人不知道中国人做饭也是在享受生活。中国人的饮食太丰富了,中国人无法忍受单调的饮食,这就是两国饮食文化的一大差异。

  沈金浩(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与欧美国家的饮食文化相比,中国饮食文化有很多独特之处。第一,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饮食文化丰富多样。第二是注重烹饪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第二,中国是一个早熟的农业文化,比较注重熟的、烹饪过的食物,相对西方游牧民族,较少吃生的东西。同时,受传统的宗法制度、等级观念影响,中国文化讲究饮食气氛、座位排布、动筷和敬酒顺序等。这种喧闹的吃法与西方人静悄悄的吃法,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吴祚来(中国文化学者):中国饮食在文化上的表现之一是重视吃的礼仪。结果,吃饭变成心累的活儿。相比之下,西餐或日餐、韩餐,比中国人吃饭简洁得多。可以说,中国饮食文化现在还没有摆脱古代的祭祀文化。祭祀文化讲究规格、标准,强调献祭的供品好看、有排场,这是一种过时的排场美学。在对饮食的美学追求上,真就是食材真实、味道真实,善其实和 “膳”有共同的意义,就是“有益于人”,有益于获取营养。不过,中国饮食消费的现状是本末倒置,表面上吃得很有味道、很有气氛、酒足饭饱、主宾俱欢,结果回去后肠胃不舒服、身体也没得到营养,真和善都达不到,在此基础上谈文化实际是无力的,只有回归常识,整个社会才能真正谈审美追求。

  中华美食成了华人共同的“标志符”

  冰清:我经常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人到国外,必找的项目中肯定有中餐馆,这是骨子里的文化在作怪。中国人在骨子里不容易被别人同化,甚至特别会影响他人,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饮食上。例如曾有圭亚那友人告诉我,当地的饮食就很受印度、中国饮食的外来影响,不仅有咖喱菜,还有很多中式炒饭。

  蒋丰(旅日资深媒体人):事实上,海外很多唐人街的形成,就与中国人钟爱自己的饮食文化有很大关系。今天的日本横滨中华街,仅中国餐馆就有 300多家。1859年,横滨港开港后,就有中国人开始在这里开餐馆。当横滨与上海、香港之间开设定期航线后,更多的中国人来到横滨。可以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提起中国人,很多外国人就想到中华饮食。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了共同的“标志符”。

  沈金浩:从认同角度讲,接受了中国饮食文化,往往也就接受其背后蕴藏的许多社会主张。例如,饮食文化的认同牵涉到与食物有关的观念。如对食材的看法,中国人认为鱼翅是高档补品,西方人则认为它没什么价值,这其中就有东西文化内涵的区别;但中国人对体型巨大的鲸鱼又没有日本人那么热衷。对于自身饮食文化中一些传统内容的坚持与捍卫,往往与民族文化认同有很大关系。

  李建勋:其实,中国饮食文化在英国已经有所变形,早年来英国从事中餐行业的人往往并不是专业厨师,为了生计才经营餐馆,他们并不能体现出中餐的奥妙,而且也存在地域限制,多半流于广式餐点。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让鲁菜、淮扬菜等各种菜系都有机会在海外扎根发芽,提高海外中国人的文化认同。

  马伯英:对于外国人来说,“喜欢吃中国菜”和“习惯吃中国菜”是两个概念。我的英国朋友曾到中国旅行,虽然很喜欢吃中国菜,但过不了几天,就开始怀念西式面包、咖啡,为此满街寻找。这都是基于味蕾的文化认同使然。因此,中餐在西方的生存和发展,还要看它能多大程度适合西人的胃口需要,能否适应西方不同阶层的文化程度和消费能力水平,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和爱好程度。作为异域的习俗文化,不能与科技文化等性质内涵不同的文化做类比,不能强加于人。

  中国本应是世界美食第一大国

  冰清:由于在摆放、环境和服务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中餐在海外还处于比较低档的地位,而日本菜在美国就做得相当高档,经常能获得米其林上星的评级。中国菜的美味得到很多人认可,中国美食的丰富和善于变化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的,中国理应是世界美食第一大国,但是在世界饮食潮流的发展变化中落后了。中餐也一直在创新,但主要是技巧和菜式,没有重视营养和食材新鲜这些方面。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厨师通过烹饪技巧,尽量保住食物的本味和营养,通过适当调味,让食物的原味和调料相得益彰,那种靠重油重口味掩盖不新鲜食材的烹饪方式会逐渐被淘汰,至少在高级餐馆,这是个大趋势。

  李建勋:我和英国人聊天时发现,当地人很多只知道糖醋鸡块或糖醋排骨,对其他菜式一无所知。可见,在展示软实力方面,中餐的宣传力量、公关精神就显得不足。这其中有语言障碍的问题,也有中国人性格内敛的因素,如果让一些在英国生长的华人后代,操着流利的英语,在镜头面前展示并不专业的中餐厨艺,只会给中餐文化对海外的普及带来负面影响。

  马伯英:中餐文化的普及,还要想办法在服务文化上与西方社会接轨。以餐具摆设为例,中国自有一套,高级的贵气凌人,有皇家气派,但普通餐馆却经常可以看到瓢盘碗勺有缺口、裂缝。老板可以 “勤俭持家”,但待客之道不能这样,印度餐、泰国餐在英国都排在中餐之前,就在于他们的服务文化比较趋同于西方,适应西方人的服务文化需求。

  吴祚来:饮食应该更多地体现文化,要在管理与食物设计方面多努力,中国餐饮可能会在一个时期影响世界,但要形成真正的影响力,得向法国、意大利等餐饮文化大国学习。餐饮文化,中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中国人整体上还没有真正尊重餐饮业,文化与技术精英也很少进入餐饮业,这个行业怎么可能发展起来呢?君子远庖厨,厨师社会地位不高,都在影响中国饮食文化的发达。

  沈金浩:全球化还处于前期阶段,对其他文化的食品,大家往往处于尝鲜阶段,所以一国饮食文化对其他民族的影响力仍然有限。即使西方在文化上非常强势,中国人也很难接受长期吃西餐。这种现象还会长期存在,千百年来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可能融入了基因,这使得饮食文化难以在国际上推广。因此要从饮食文化角度传播软实力,就需要存善去恶,既考虑外国人的承受程度,也要有环保概念,少吃野生动物,消除地沟油等极其不规范、不卫生的行为对中国饮食文化形象的破坏。在他人接受的基础上,加以文化因素,就一定能实现中国饮食文化的正面效果。

  驻英国、日本、加拿大特约记者 陈甲妮蒋丰陶短房曹磊金君达 (来源:环球时报)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