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老师您拿着这工具是吗?
王富海:我拿着工具呢。
记者:还举着自己家的一个台灯?
王富海:对,一般都这样,因为这是工作台灯,需要近距离的照明,所以说这个比较方便。
记者:前段时间我跟随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富海前往曙光里社区居民老武的家中,那天王富海左手拎着一个工具箱,右手提着一盏台灯,脚步匆匆,不一会儿就到的老武的家。
王富海:开开了,老武。
记者:叔叔您好。
王富海:这是老武,这是电台的记者。
记者:开门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正是王富海口中的老武,老武的家里清贫如洗,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他的老母亲正躺在床上生病。
王富海:这是奶奶。
记者:奶奶您好。
王富海:这是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您拿那手表来,我给您修。
记者:奶奶还戴着一个黑皮带的手表。
王富海:这个奶奶是九十岁的高龄了,这个奶奶家是低保户,这个叔叔是残障人员。
记者:王富海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老武家里了,他常帮着这家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一次来他是专门给老奶奶修手表的。
王富海:你看他这表,年头久了,这种低档的手表防水性特别差,上回我给它洗完油泥了,我说大妈您那个表壳已经让汗水腐蚀得够强了,因为低档石英表都是后盖,接触皮肤的盖是不锈钢的,剩下的壳容易生锈。正好我这儿有一块表,表壳和表盘、表针几乎是。
记者:您要把自己的表,新的部分给它换上?
王富海:对,我用它那机心,表壳、表盘、表针都给它换了,我带了一套。
记者:老奶奶的手表锈迹斑斑,指针也不准了,于是王富海决定给手表来个彻底的翻修,他打开了工具箱,戴上了专业修表的眼镜,立马进入了工作状态。这里面都是?
王富海:各种型号的电池。
记者:连纸都自己带着?把纸铺在桌子上。
王富海:对。
记者:这是什么?
王富海:这是洗油泥的小油缸,手表分解之后放在这里,这个学名叫油缸,里边放上溶剂汽油,把手表零件泡在汽油里边,拿小刷子挨个齿轮清洗,清洗干净之后再给它组装起来。
记者:王富海年近六十,也住在曙光里社区,他从年轻时就爱好手表,虽说是自学成才,但手艺可不赖,但并不以修表为职业的他从1993年开始义务帮助了很多素不相识的人。
王富海:物品交换站1993年的时候有人就说我收音机坏了、手表不行的,我这走道也特别困难,说哪位师傅帮我修一修,后来我把电话记下来打通电话,在航天桥住。
记者:离您这儿挺远的。
王富海:我坐300路,不倒车一直到了,到了下车给他们打电话,到他们家给他修好了,当时换电池走了,当时修好了。
记者:从第一次为残疾朋友换手表电池开始,王富海便成了一个有心人,他常常通过居委会或者媒体收集信息,主动联系那些他能帮得上忙的人。
王富海:我听广播了,人家说让谁修什么表没修好,说哪位师傅能帮忙给我修好了,我就把他电话给记下来了,我就主动跟人联系,我一瞅,人家岁数挺大的,又帮着伺候老人,炕上的老人,我说这样吧,我说我腿脚好,我到您家取,取完之后我在家修好了,免费给人送家去,北辰这边,四环外边,农机研究院宿舍里边,不近,人家特别感激我,握着我的手给我倒茶。我说您这么孝顺父母,为您服务心里边特别高兴。
记者:王富海修表不图赚钱,顶多收个成本价,遇到家庭困难的他则分文不取,这些年来曙光里社区的很多老人都免费接收到王富海的帮助,残疾人王大妈就是其中的一位,采访那天,王富海在老武家干完活,接着又去敲王大妈的门,准备为她的手表换一块新电池,可敲了半天也没有人来开门,后来一位路过的邻居透露了一个悲伤的消息,王大妈上个月刚刚去世。
王富海:她是上个月什么时候去世的?
市民:上个月24日,14日住的院。
王富海:正好我正忙的时候,有一次偶然碰见,78岁了那个阿姨,她在这儿碰见我了,说王师傅,哪天您什么时候有工夫帮我手表换一块电池,我说行,什么时候去?她说您下午时候去得了,我早上出去一趟,结果一忙就给忘了,我突然想起来,坏了,我说正好今天有工夫就顺便给王阿姨换一下电池。成的永生的遗憾了,那么信任我。
市民:对,她一般不求任何人,她一般都信不过别人。
王富海:成的永生的遗憾了。
记者:大妈去世的消息王富海一时难以接受,她在回家的路上话明显的少了,而刚迈进自家门口眼泪就忍不住掉了下来。
王富海:我是真辜负大妈对我的一片心意了,留了终身的遗憾了,那么信任我,我一忙给忘了,还等着我给换电池呢。
记者:看到王富海泪流满面,我知道他早就把王大妈当成了亲人,我感动于这种陌生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有相信明天王富海这位花甲老人仍会提起工具箱走出家门,用自己的手艺传递爱与温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