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技术成果有多少转化应用?
专家答疑
着陆后航天员
为何不立即出舱?
昨日10时03分,神九返回舱成功着陆,11时10分指令长景海鹏才率先出舱,刘洋最后一个出舱。专家表示,3名航天员安全着陆出舱前,医监医保医生要对三名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一是进行医学检查进行健康判断;二是收集生理数据;三是航天员要进行重力再适应;四是进行一些生活料理;五是对返回后的整个座舱的微生物要做一个采集。此前神五、神六、神七航天员出舱都要经历30到50分钟的时间。
航天员出舱后
为何要隔离14天?
专家表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航天员身体处于绝对健康状态。在返回之后,由于长时间在太空生活,活动空间十分有限,他们的身体一般比较虚弱,地面上常见的病毒很容易侵入他们的肌体,甚至可能造成伤害,所以进行科学的医学隔离显得十分必要。航天员返回之后,除了在着陆场进行医学检查,回到训练中心之后,他们要进行更详细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
普通百姓怎样
才能游太空?
“(普通百姓太空游)现在还为时尚早”,专家说,第一个条件就是空间技术的成熟。按计划,中国2020年左右将建成空间站,这是人在太空长期停留的基本条件。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7名游客到国际空间站进行轨道飞行旅游,但费用高昂,每次为2000万到3500万美元不等,还尚未有中国人通过商业项目赴太空旅游。此外,航天员对体格的要求还包括:没有潜在疾病、外伤及其后遗症,身体表面没有畸形等。
天宫一号与神十
对接后就退役?
按照规划后续还应该有神十的载人交会对接。一旦完成与神十的交会对接,设计寿命为两年的天宫一号是否将结束太空飞行?专家表示,从目前天宫一号的运行情况来看,它的寿命远远不止两年。“目前天宫一号供电能力良好,推进剂消耗不到四分之一,备份设备都没有启用。”专家表示,“如果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状况足够好,它有可能与后续发射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共游太空。”
专家称载人航天的投入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载人航天的产出比是1:10到1:12。通过10次飞行试验,我国取得了900余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带动了相关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谈到载人航天工程和民生的关系以及成果的转化,专家表示,我国已有400余项载人航天技术成果在转化推广应用,在科普教育、矿业安全、健康医疗等方面有了具体的应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