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已准备好应付下一个十号风球?这应该是我们每年风季开始之前扪心自问的问题。”今年4月17日,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李子祥、总学术主任吕永康如此自我提醒着。
一语成谶。7月23日,香港经历了十三年来首个10号风球“韦森特”。当日,香港天文台在7小时内三度更改风球信号,从下午5:40的8号东北烈风信号,到深夜11:20的9号烈风,再到凌晨0:45发出的10号飓风信号,中心风力每小时达155公里。
“韦森特”10号风球持续了2小时50分,并有黄色暴雨相伴。从台风来袭到渐渐远离,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水陆空交通一度全部中断。在此期间,共有128名香港市民受伤、1宗山泥倾斜、7宗水淹报告和580宗树塌报告。香港民政事务总署在各区开放24个临时庇护站,共有268人入住。
大风大雨中慌乱与狼狈总不可避免,但这不能遮掩香港“天灾应变计划”机制的日趋完善。按照相关计划和指引,打工族收到公司提醒提早下班、所有学校自动停课、社区开放庇护站、警察舒缓下班人流、消防人员处理倒塌树木、媒体及时报道台风进展……政府和民间机构各司其职,风灾应变几已成为香港的自然反应。
防灾教育从孩子抓起
6岁的小杰一大早起来便兴冲冲地去上暑期游泳课,十分钟后却失望而回。“外面挂3号风球,活动取消了。”他嘟着嘴说。
由于地理位置,香港常年受到暴雨、雷暴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防灾教育从孩子抓起,香港幼稚园和中小学都会教相关知识。比如说,风球级别分为1号、3号、8号、9号和10号;暴雨警告则分为黄色、红色和黑色。对于小杰这样的小朋友来说,只要看到3号风和黄色暴雨警告,便意味着学校停课了。
对于打工仔们来说,8号风球则是分水岭。除了电视电台和网络媒体会即时发布信息外,公司也会主动提醒员工,在8号风球信号生效前离开,特别是居住在离岛等较偏远地区的员工。
近日香港书展正在举行。“韦森特”来袭当日,大量市民和游客顶着3号风球继续前往书展。而在香港天文台发放预告将在下午6时前改挂8号风球后,书展主办方提前结束展览,让部分参展商和不少人都悻悻而归。
从天文台开始的连锁反应
昨日“韦森特”渐渐远离香港,海陆空交通昨日上午逐渐恢复正常,人们也重回工作岗位,一切如常。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昨日撰写网志说,“台风韦森特此次袭港虽然来势甚急,而且夹着黄雨,但幸好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名伤亡或水浸事故”。
他特别提到,天文台的预警系统发挥功用,让市民、商户和公共服务机构可做好准备,令受灾程度减至最低。虽然港铁在安排上对部分市民造成不便,但在恶劣天气下,保障市民安全是最大的考虑,相信港铁会进行检讨,看看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每逢风灾雷暴等天灾,香港天文台的高级科学主任可能是“出镜率”最高的政府人员,在多年的实战和演练中,香港已经形成了唯天文台“马首是瞻”的应变机制。
香港保安局制定的《天灾应变计划》明确规定,天文台应及时通知12个政府部门将发出黄红黑其中哪种颜色的暴雨警告,相关政府部门则据此作出应变准备和行动。
牵一发而动全身,天文台报告涉及的政府部门包括教育局、新闻处、警察总部指挥及控制中心、消防通讯中心、保安局及紧急监援中心、运输署、海事处、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务署、政府飞行服务队及水务署等。
而在8号或以上的台风信号、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或海啸警告发出后,保安局负责的紧急监援中心将立即启动,并负责协调上述各机构及其他政府相关部门如医院管理局、民政事务总署等部门的联系。
香港也曾在天灾中付出沉重代价。香港天文台数据显示,1999年的“约克”台风,曾导致2人死亡、500人受伤。从1946年至今,香港共发出14次10号风球,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是1962年的“温黛”,共导致130人死亡。
暴雨也曾夺去很多人的生命。1966年,三场暴雨夺去了86人的生命。1972年6月,连场大雨引起的山泥倾泻导致148人死亡。正是这些沉重的代价,让香港天文台在1967年开始发出雷暴及大雨警告,并多次修订沿袭至今。但不幸事件仍时有发生,1994年的暴雨造成5人死亡,1995年的山泥倾泻导致3人死亡。
梁振英昨日视察了以往常在暴雨中被水淹的上环“海味街”。他说,其中一间海味店的老板波叔告诉他,自从2009年上环海旁兴建有地底蓄洪池的抽水站后,水淹情况已大大改善,就算此次10号风球带来连场暴雨,店铺仍丝毫无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