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少华骑着摩托车在红雁池水库边巡逻 |
保安救落水儿童无果 3万买设备欲做义务救生员
亚心网讯(记者秦金俐 赵宇飞摄影报道)7月30日,孙少华从新疆乌鲁木齐市红雁池水库回到位于东大梁的租住房,已经是晚上11点钟,落水的孩子还是没有捞上来,这让他很失望。
上周四(26日),一名9岁孩子在乌拉泊水库至红雁池水库之间的渠道玩耍时,被激流冲走。当天,在消防队员紧急搜救的同时,正在水库钓鱼的孙少华驾驶着自己的冲锋舟和他的朋友林居海、张军也展开了义务救援。
截至30日,整整5天时间,孙少华和朋友每天都驾驶着冲锋舟在水中一点一点地打捞,但至今无果。“头两天,每个人一天要下七八次水,一米以下的水太凉大家实在受不了,就从第三天开始用冲锋舟打捞。”林居海说,他们三人都曾是游泳教练,水性不错,看着落水孩子的父亲每天天不亮就站在岸上痛哭,他们很难过,只有尽力打捞来安慰他。而落水孩子的父亲对他们的行为也十分感激。
38岁的孙少华目前在乌市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家酒店做保安。曾在体校里学游泳专业的他,毕业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做过七年多的海滩救生员,十年前回到新疆。
“水上救生是很专业的,有时甚至会搭上自己的性命。”孙少华说,有了专业的救生设备,不但能及时科学地救生,对施救者自身也是一种保护。因此在一个月前,当他下定决心当一名义务救生员时,就花了3万多元在海南订购了水上救生设备。
采访时,记者在红雁池水库的入口处一家商店里,看到了孙少华寄存的两艘冲锋舟、10套救生衣和一个高压氧气瓶。
“买这些设备不是一时冲动,我已经考虑了一年的时间。”孙少华说,虽然红雁池水库严禁市民下水游泳,并竖立了警示牌,但每年还是会发生溺亡事件。
“记得在去年7月底,红雁池水库溺亡了4个人,他们都是不到20岁的孩子。”孙少华回忆说,当时他和朋友在岸边钓鱼,远远地看到对岸有不少消防官兵正在搜救。“人找到时都已经不行了,当时我很难受”。
今年6月25日、26日、28日又接连发生的三起溺水事件,孙少华终于付诸行动,购买了3万元的救生设备。
朋友林居海说,从今年7月初开始,每天白天,孙少华就驾驶着自己的冲锋舟在红雁池水库边义务巡逻,见到有人往危险的地方游,他就会去劝说;见到有漂浮的渔网,他就去打捞上来。对于孙少华想当义务救生员的想法,红雁池水库管理站一位负责人说,因为水库水下的情况很复杂,从个人安全方面考虑,建议他慎重选择,救援工作由消防部门的专业救援队来做更好。不过对于孙少华的爱心善举他们还是表示感谢。
据了解,成立于2009年8月的乌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特勤一中队是首府惟一一支水上救援队。但往往由于时间原因,在救援队赶到红雁池水库时,所有工作已从救援改成遗体打捞了,因为溺水者从呛水到死亡只有两分钟时间。
对话
暂时没考虑钱的事
记者:为什么不直接在岸上劝阻人们,而要花这么多钱买救生设备?
孙少华:我试过,但没人听,还怪我多事。我能做的,只有凭经验发现可能出现危险时及时上前阻止或救援。买的这些设备都是水上救生最基本的,花的钱是我以前攒下的,毕竟才三万元,不是十万八万,那样我就买不起了。
记者:如果成为义务救生员,每天在水库耽误工作吗?毕竟你还要维持生活。
孙:目前,我在酒店值夜班,晚上有时间就来水库转转,不会耽误工作。
记者:想过今后通过救援挣钱吗?
孙:说实话,这几天我帮着那位父亲打捞孩子,他是给了我两百元,让给冲锋舟加油,其实这些钱根本不够,但是他执意要给,想表达心意,我最后也没拒绝。我们搜救的初衷就是想帮这位可怜的父亲找孩子,从没想过要钱。我鄙视“挟尸要价”那种行为。今后有人在水里遇到危险,我会毫不犹豫地救人。钱的问题暂时没有考虑。
记者:毕竟要花成本,那么,如何保证义务救援这件事的长期性?
孙:我会尽力自己解决。能否长期性,要看我的决心是否坚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