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网]近日各种安全事故频发,从延安特大车祸、四川广安车祸、到南京毒气泄漏等,国人无不为逝者惋惜和悲痛。旧伤未愈,湖南邵阳纵火案的发生,给国人心中再添新痕。是什么让这位母亲纵火行凶?国企的金字招牌是问题的诱因。
因子女就业安置问题,湖南邵阳自来水公司一名内退女职工,携汽油瓶闯进会议室纵火,造成3人遇难,4人受伤。是什么让这个妈妈不惜生命的代价?又是什么让这位母亲走上纵火行凶这条不归路?作为资源垄断性企业,邵阳自来水公司的金字招牌是问题的诱因。
随着反腐倡廉的大幅推进,官员违法乱纪成本大幅上升,公务员尽管拥有目前中国最完善的国家福利制度,但仕途坎坷艰辛,已不是首选。国企成了更值得托付的单位,国企同样有国家撑腰,有着绝佳的工作环境.也有着诱人的薪水,不像少数不甘于拿那点死工资的贪官,想捞点外快就得冒着蹲班房的危险搞权力寻租。
尽管通过改制、上市完成了部分市场化改造,但相对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国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仅具有先天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还都有相当程度的市场垄断色彩。因此,作为垄断企业的自来水公司,在涨价之前总会拿“亏损”说事。一场场所谓的价格调整听证会,往往是还没听证,就注定了垄断涨价方势在必得的结局。自来水公司职工免水费,大大低于市场价的福利房,每月倒给500元话费的内部手机号等隐性福利更是巨大的诱惑。
面对如此霸道硬气而且高福利的单位,无怪乎人们趋之若鹜,削尖了脑袋想进端上国企的金饭碗。因为,凭着在国企工作的这块金字招牌,自然还能找到好对象,这关系到自己今后的生活质量。想进入国企的竞争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在争抢着一个名额,一个好岗位。笔者猜测,这位内退的母亲,想必深有体会。她或许也参与到了那没有硝烟的争夺战中,只是最终未如愿,才采取了纵火报复的极端行为。
国企入门竞争激烈,国企内部利益争斗亦然。尽管政企分开喊了很多年,甚至在表面上也实施了政企分开,进行了公司化、股份化改造等,但国企尤其是垄断性国企的运作仍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甚至仍然像机关“衙门”一样。“论资排辈”,搞小圈子利益,按身份血统论英雄。不管工作岗位与工作业绩的大小,一概以身份、职务、级别、用工形式来决定职工的劳动报酬分配。很多人为了评职称,涨工资,搞暗箱操作,勾心斗角。
媒体报道称,在历时八年的酝酿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相信,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推进,国企不给国家交利润,预算不公开,自己给自己发工资的现状恐怕不会长久,公务员的特权也就更多的处于社会监督之下。因此,年轻人选择就业还应慎重,不要总是盯着国企和事业单位,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让青春成为国企的陪葬品。
而要想避免邵阳纵火案这样的悲剧发生,国企招工制度还需进一步改革,招工的时候不妨借鉴一下国家公务员考试,统一命题,公开招考,严格监管,让更多的普通人能有机会进入这些本来属于全国人民控股的公司上班,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徐志娇 撰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