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中德关系的改变更多体现在“小姿态”上
德国《明镜周刊》日前发表题为《柏林与北京关系走向“惬意”》观察文章称,中德两大“世界领导者”关系的质量,不是体现在大型的阅兵和奢华的官方晚宴上,而是流露在高层交往的 “小姿态”和日益增多的非重大议题会谈上。此次默克尔访华,除了在北京参加各种会议之外,温家宝总理还将亲自陪同她坐高铁到天津,也就是温家宝的家乡参观。“这是一项极大的外交荣耀。”明镜评价。
明镜称,中国对德国来说,不再仅仅是德国产品的消费市场和廉价商品的来源地。对德国政府来说,北京是其在西方国家联盟之外最重要的政治伙伴。而对中国领导人来说,默克尔则是其在欧洲的关键“接触点”。
中德关系走向紧密,一大体现就是这次默克尔访华带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访问团。“这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政治姿态。”明镜说。“只有在对待特定政治伙伴时,德国才会派出内阁这个核心机构的人员。”中国从来没有接待过这么高级别的外国访团。
默克尔对中国态度的转变并不仅仅是世界头两号出口国的经济关系日趋紧密的态势使然。德国对中国出口达到其出口总额的6%,比三年前翻了一番。中国是德国机械、汽车和技术的最重要进口国。
据悉,默克尔此行的一大任务是直接向中国寻求对欧洲的经济援助,增加在欧洲的投资,并且购买欧洲国家的国债。
德国对中国感兴趣远远不止经济互利的关系。政治等方面也有所体现。
明镜指出,目前德国与中国的“惬意”关系在几年前甚至“不敢想象”。默克尔上台之初,她更多是将处理中德关系作为增加其国内政治资本的筹码,试图把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塑造为“坚定的人权拥护者”。虽然这样的策略让她在国内受到不少欢迎,但当时的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大为懊恼。
不过近来,默克尔在处理涉华人权问题上表现渐趋“低调”。
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管埃伯哈德·桑德施耐德表示,相比以前,默克尔处理人权问题时显得更加“有保留”。“默克尔现在有一套更新更重实效的策略来处理与中国的关系。相互责难的日子已经远去。”
默克尔对中国的看法也有所改变。她很赞赏中国领导人在努力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尽力处理社会问题。她也为中国在短时间内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强国而感叹。
但明镜指出,中德两国之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默克尔的对华策略转向是否成功也有待时间检验。编译/梁美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