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于2007年4月13日)
日本呼吁建交
战后,日本在外交上一直追随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对态度。但尼克松政府却在日本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派基辛格在1971年7月秘密访问了北京。
1972年2月,当日本人看到中美首脑会晤的电视节目时,那酸劲就别提了。于是,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复交,就成了日本政要经常思考的问题。日本国内的舆论也呼吁说,“像美中恢复交往那样,推出一位‘和式基辛格’很有必要”。
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就是在这样的呼声中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地充当了这一角色。竹入心里明白,要同中国谈,必须拿到像基辛格那样的“特使”头衔,才能触及实质问题。于是,竹入约见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又在深夜访问新首相田中角荣。但田中和大平非常担心国内右翼势力的压力,而且担心竹入与中国谈判失败,将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所以拒绝了竹入的要求。
此前,中国政府曾提出中日复交三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废除日台条约。日本担心废除条约会引出赔款问题。日本在二战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而蒋介石为了换取国际地位,在与日本签订的日台条约中声明放弃赔款。如今,万一废除这一条约,中国可能提出赔款问题。所以,田中和大平二人对竹入的使命并不看好,也不愿下政治赌注。
冒牌“特使”出访
没有得到特使头衔,可急坏了竹入。不过,他认为中日建交是必然的,因而决定冒充首相特使访华,以推动这一历史进程。
1972年7月,竹入义胜率团访问了北京,并拜见了周总理。竹入说,他在来前曾经拜会过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了解了二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上的想法,此次前来是背负“特殊的使命”。言外之意就是,我是田中的特使,访华就是进行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
竹入的一番“自述”果然引起了中国方面的高度重视。27日到29日,周总理与竹入进行了3次会晤,郭沫若也宴请了竹入等人。在几次会谈中,竹入拿出自己杜撰的方案,与中国进行了煞有介事的“谈判”。
在29日的会谈中,周总理向竹入宣读了《联合声明(草案)》,并交给了竹入一份打印件。声明包括正文8条和默契3项,这便是史称的“竹入笔记”。声明在放弃战争赔款等方面表明中国的态度。竹入对于自己的冒牌特使身份能“骗”来这么多“好处”,早已是感激涕零,并“非常感谢贵国的好意和宽宏大量。”至此,竹入的中国之行“功德圆满”。
田中首相不敢相信
拿着《中日联合声明(草案)》,竹入高高兴兴地回到日本。8月4日,竹入一路小跑来到首相官邸,向田中报告好消息。田中看完记录,十分吃惊。当确认其真实性后,田中立刻表示,既然是这样,“我肯定去中国”。
此时,田中立刻撇开竹入,并派专人送达北京,与中国政府进行初步协商。这种“抢夺胜利果实”的行为,引起竹入的不满。要知道,竹入冒着被开除党籍的危险去中国,为的是让公明党在以后的选举中能获得利益。一气之下,竹入向新闻界透露了他与周恩来会谈的部分内容,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
1972年9月29日,中日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而对比一下中日联合声明与竹入笔记,其继承性显而易见。 慕枫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