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勇近日表示,将在11月底开设后EMBA教育,要求报名者是50亿以上身家的企业掌门人。只招收30人,学期两年。
(10月28日《南方都市报》)
这条消息让笔者想到了朱自清先生“学店”的比喻。八十多年前,他在《教育的信仰》中写道: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当把它当做手段,这就是“教育的信仰”。教育失去信仰,学校就会变成“学店”。
中山大学是不是一家“学店”呢?笔者看是。从近年来多所大学开设的“富豪班级”来看,无非是交些钱挂个名,时间一到拿个文凭而已。既然如此,为何中山大学还要开设此班呢?在笔者看来,这种方式既可为“富豪学员”们增加含金量,学校也可以大笔获利,同时在学员中多几个成功人士又能使学校声誉更显宏大,各取所需何乐不为?
当一所大学由“大学之大”成了“大楼之大”、“金钱之大”时,还有所谓的信仰吗?数学大师丘成桐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唯利是图的文化气候,是中国难以孕育一流学问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大学本身都无法抵御金钱的诱惑,又如何奢求那些从沾染着铜臭气息教学楼走出的莘莘学子,能够一尘不染、孑然世外?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要治理如此有辱大学斯文的行为,一句话,撵走那没有教育信仰的老板。
马子博(教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