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现场。资料照片 |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进行了10年,王振耀多次担任评委。这10年,他的身份发生变化,之前是民政部的官员,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作为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推动者,王振耀对于过去这10年,有着自己的感悟;对于属于中国的“感动”,有着独到的理解;对于由无数感动筑成的“道德中国”,有着冷静而不乏激情的思考。
“这是最特别的颁奖”
"感动中国’是一个特别的颁奖,致敬、献花,念颁奖词。这样个性化的评选打动了我。”
王振耀告诉记者,成为“感动中国”的评委,既是“感动中国”选择了他,也是他选择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评委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当评委的过程并不轻松,他反而感觉压力重重。“说实话,每次当评委都挺累的。组委会给我一个月时间琢磨。这一个月时间,我要反复看他们给的几十页的人物资料,还有一本评选标准的小书。除此之外,还要和身边人聊聊,上上网,听听大家意见。”从20个候选人里选出10个后,还要写推荐评语。“我选的一般大部分都被评上了。这几年一般都会引用我的评语。”王振耀自豪地说。
被问到“感动中国”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王振耀的回答是"感动中国’已经相当成功”。无论是颁奖词、颁奖仪式,都超出原来传统的思维定式,“看完一场‘感动中国’颁奖礼,你会实实在在被感动甚至流泪。在我看来,它是目前最好的颁奖之一。”
“感动中国,更是推动中国”
正如王振耀所说,“表彰一定要大家认可”,评委的评判是一部分,大众说了算,才能真正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并不是简单的投票,谁票数多谁就当选,而是组委会综合公众、专家评委多方意见,最终确定名单。”“感动”人物从推选到最终评出,都充分考虑来自大众的、网络的声音。最终的获奖人选也的确感动了无数人。
王振耀认为,像“感动中国”这样的评选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道德建设方式,表明当今道德评价的决定权已静悄悄转向社会你可以说出你心中的“最美”,可以谴责不道德事件,可以参与到一系列讨论中来。
在王振耀看来,方式转变的本质是道德标准的变化和传统道德建设格局的变化。“像阿里木、吴菊萍这些人,他们并非十全十美,却可亲可敬。”让大众产生共鸣,大家才关注、才认可。过去的道德建设是政府倡导,如今社会成为推动道德建设最主要的动力之一。王振耀认为,“感动中国”所做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推动中国。
“别小看中国人的道德水准”
当“感动中国”评委多次,有没有让王振耀印象深刻的人物?
“太多啦!每年都有。”王振耀坦言,其实小人物最让他感动。但是,翻看2002年到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不难发现,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不占少数。"感动中国’这个奖项的定位就是,有大人物,有小人物,比例上就是这么设置的。”王振耀告诉记者,即便是大人物,也必须有感动之处;小人物,也不局限于一般的好人好事。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特别奖授予了全体中国人。时隔4年,在中国经历了“慈善冬天”、道德大讨论等一系列事件以后,王振耀依然坚持当年的看法“中国的道德水准在大幅度提升,中国的道德建设在发生重大转型。”
这个结论,来自他多年做“感动中国”评委的感受,来自于他做公益慈善研究的各种数据和指标,来自于他的社会阅历和切身经历。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在灾区现场看到几百万青年志愿者,从此就能看出中国的道德水准在提升。”王振耀说,“早在2005年,我就预测全国到2010年公益慈善捐款将达到500亿元,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我疯了!”结果2008年一年就超过1000亿元,之后每年都超500亿元,尽管近几年质疑声很多,但是大家还是在捐。“所以,不要小看中国人的道德水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