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在2000点纠结许久的上证指数终究收至1991.17点,上一次出现附近点位的时间是2009年1月23日的1990.66点,46个月后沪指回到起点。指数轮回间,三大类投资权益类市场的理财产品(基金、券商资管、阳光私募)收益情况又是如何呢?统计发现,长期存续下来的阳光私募产品业绩最为理想,主动偏股型基金居中,券商资产管理产品最次。
图:三大类权益类投资品业绩及正收益比例
数据来源:金牛理财网整理
财汇数据 八成以上主动偏股基金实现正收益 在近四年时间里,300只主动偏股型基金净值加权平均上涨16.12%,八成以上数量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反映出主动管理型基金产品具有突出的战胜指数能力。分类型来看,165只主动股票型基金净值加权平均上涨15.17%,落后于混合型整体17.41%的收益率,两者相差2.24个百分点。但从实现绝对收益的比例来看,股票型基金则要略胜一筹,共有82.4%的主动股票基金战胜上证指数,而同类的混合型基金比例为78.5%。综合来说,仓位限制较少、投资风格更为灵活的混合型基金长期管理效果优于股票型基金。
表1:2000点轮动间主动偏股型基金收益表现数据来源:金牛理财网整理 四年间券商资管收益表现差强人意 券商资产管理产品方面,四年里依然存续至今的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仅有22只,简单平均收益率为3.33%,首末位产品业绩相差83.87个百分点,有59%的产品实现绝对回报。分类型来看,8只混合型产品整体收益为5.43%,大幅超越同期的股票型和FOF产品,而仅有的QDII产品中金中华配置期间累计业绩高达42.97%,领跑其他所有理财产品。
表2: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期间收益表现
类型 |
混合型 |
股票型 |
FOF |
QDII |
合计 |
产品数量 |
8 |
5 |
8 |
1 |
22 |
平均收益 |
5.43% |
-1.25% |
-0.87% |
42.97% |
3.33% |
数据来源:金牛理财网整理财汇金融
阳光私募拔得头筹,平均收益26.09%
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的阳光私募行业,涌现出一批投资领域的“黑马”,但也暴露出持续性差、根基不稳的弊病,不乏许多明星产品遭受清盘。四年来,依然存续的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产品共有164只,简单平均收益率达到26.09%,在三大类理财产品中排名首位。但业绩分化问题也是最为严重的,首末位业绩相差接近200%。从绝对业绩情况分析,期间收益超过100%的共有6只产品,分别为林园3期、林园2期、乐晟股票精选、林园证券投资、翼虎成长一期和海洋之星1号。
表3:期间收益率在100%以上的阳光私募
产品名称 |
信托公司 |
管理人 |
投资经理 |
成立时间 |
期间收益率 |
林园3期 |
华润信托 |
林园投资 |
林园 |
2007/9/20 |
133.90% |
林园2期 |
华润信托 |
林园投资 |
林园 |
2007/9/17 |
129.55% |
乐晟股票精选 |
中融信托 |
源乐晟 |
曾晓洁 |
2008/7/8 |
123.01% |
林园证券投资 |
华润信托 |
林园投资 |
林园 |
2007/2/28 |
118.74% |
翼虎成长一期 |
重庆信托 |
翼虎投资 |
余定恒 |
2008/3/12 |
104.06% |
海洋之星1号 |
中海信托 |
东方证券 |
周博胜 |
2007/9/30 |
101.73% |
(文章来源:金牛理财网) (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