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后接受献花。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中国作家莫言来到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现场座无虚席,各路记者嘉宾齐聚一堂。当地时间下午5点半,莫言身着黑灰色中山装,面带微笑准时出现在现场。全场起立鼓掌,欢迎这位新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并没有太多意外,莫言在演讲中谈到了高密东北乡,谈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谈到了母亲和家人,而正是这些东西,使“莫言成为莫言”。昨日,他的这篇演讲被国内网友广泛浏览,不少网友称“他讲的全是故事,听到的却全是人世、人心、人性与人情”。
现场反响
莫言故事感动听众 乡土气息令人痴迷
莫言的演讲题目是《讲故事的人》。他准备了两天的故事讲完后,听故事的人全体起立,用持续近3分钟的雷鸣般掌声向莫言致敬。北欧孔子学院院长罗多弼是其中一位,他直言中国需要更多的像莫言一样会讲故事的人,他喜欢听莫言讲故事。
罗多弼告诉中新社记者,他看过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对莫言、王安忆、阿城等作家有一定的了解。他说:“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界来说,意味着很多。莫言的作品与中国的土地联系得相当紧密,他的语言更接地气,乡土气息令人痴迷。中国需要更多的像莫言一样会讲故事的人。”
美国翻译家葛浩文深深地为莫言与母亲的故事所感动。当莫言讲到自己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时,葛浩文不住地用手揉眼睛。莫言当时说,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葛浩文曾翻译过《红高粱》等多部莫言的作品,对莫言相当了解。他承认自己非常喜欢莫言作品中无形中透出的那股乡土味道。
来自日本的“中国通”吉田富夫对莫言最后讲到的三个故事印象深刻。在当晚演讲的末段,莫言又讲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莫言小学三年级时的故事、部队工作时的故事和许多年前爷爷讲给莫言听的故事。当晚听完莫言的故事,吉田富夫希望莫言能够打破“魔咒”,为世界奉献更多好的故事。
在此前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莫言曾提及作家得到诺奖之后水平下降的“魔咒”。吉田富夫说:“我希望莫言能够尽快地恢复到普通状态,这是最为关键的。” 中 新
台上花絮
演讲不慌不忙:语速平稳表情平静
昨天凌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了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零点三十分许,身着黑色中山装的莫言在诺奖评委谢尔·埃斯普马克的陪同下到达现场。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掌声久久不息。演讲中,莫言的语速快而平稳,显得不慌不忙。虽然莫言所讲的“故事”情节都跌宕起伏,但他演讲的全程表情都十分平静,保持着淡定的本色。
穿着中山装演讲
莫言从国内奔赴瑞典前,有媒体报道莫言为此次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准备了西装、中山装、燕尾服、唐装等5套衣服。在登机前还有记者大声询问:“莫言领奖穿什么衣服?”这让莫言的着装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继6日的发布会穿西装后,昨天的活动中莫言改换了中山装,在中山装口袋上有个红色的“莫言”印,十分别致。
开场祝秘书得女
在演讲开始后,莫言首先放下演讲稿,聊起了“题外话”。莫言向女儿降生的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表达了祝贺。他说:“在两个小时以前,我们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他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的开端,我相信在座的懂中文也懂外文的人,会把我刚才的话转述给大家,我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莫言的这一开场,让现场的气氛变得十分温馨。
说着冷笑话收尾
与发布会的轻松状态相比,莫言昨天的演讲显得有些拘谨。在回顾了自己的母亲、创作成长经历之后,对“说书人”情有独钟的莫言,给现场400多位听众讲起了故事。在讲到最后一个故事时,莫言恢复了自己的幽默本色,说了一个关于“8个人在庙里往外扔草帽”的冷笑话,演讲现场传来一片笑声。
一点零七分莫言演讲结束,比预订时间提前六分钟。现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久久不散。莫言走下讲台,从埃斯普马克手中接过一束鲜花,接受全场观众的祝福。掌声结束后,莫言很快从演讲厅正门离开现场。
中新网 京华时报
名言警句
在莫言的这篇演讲中,不少“名言警句”被网友摘录出来传递。
“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
“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
“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名家解读
有庄子般智慧 故事有宗教寓意
在这篇名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中,莫言首先谈到了自己去世的母亲,介绍了自己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并全面回顾解释了自己几部主要作品的创作。最后他以3个小故事结尾,呼应了“讲故事”的主题。莫言的演讲结束后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多位作家、评论家对此发表看法。随莫言同往瑞典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认为,这篇演讲既是莫言文学生涯、渊源的总结,也是对各种问题和质疑的回答。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则表示,莫言演讲中有对生命的大关怀,有对写作的大关怀,保持了莫言的个性。著名作家、《收获》杂志副编审、《莫言评传》的作者叶开熬夜收看了莫言演讲实况,并迅速通过网络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在他看来,苦难、人性、爱、理解与宽容,是莫言演讲的关键词。
叶开准确地猜到,莫言会在演讲中提到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是莫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形象曾完整地出现在《丰乳肥臀》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叶开表示,莫言的母亲是中国民族苦难历史的亲历者,也是艰辛的象征。她一辈子默默地活着,坚韧、正直、自尊、与人为善,受过很多伤害,但从来不有意地伤害别人。而且她还是基督徒,一辈子默默向善,心灵安宁。
正在山东出差的著名评论家白烨也通过电话了解了莫言演讲的内容。白烨表示,莫言对于童年和母亲的回忆令人印象深刻,表现了他的平民意识和乡土情怀。整个演讲从很个人化的角度,讲到了他自己的成长和文学经验,对人们理解莫言、以及理解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都非常有意义。
莫言最后讲的3个小故事寓意深远。在叶开看来,这是莫言对质疑者的回应,其中有“庄子般的智慧”。在他看来,第一个“装哭”的故事,实际上关乎多元与宽容。第二个“顶撞老长官”的故事则是在说,过分的自尊也是一种对他人的伤害。最后一个故事带有宗教寓意,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个宽容的、活性的社会,是能容忍差异的,极端主义者通常是暴力的同谋。据白烨的解读,最后的几个故事,可能暗含有回应质疑的意思,但恐怕不是莫言最主要想表达的。而且莫言始终是个有争议的作家,获奖前是,获奖后也是,不可能通过一篇演讲词解决所有的质疑。 综 合
网上褒贬
有人说像中学生写作文 有网友建议莫言“惜言”
尽管瑞典和中国有7个小时的时差,但还是有不少人熬夜守在网上观看了莫言的演讲。对这篇演讲,网友们可谓是褒贬不一。
正方:感动人心 坦诚善良
莫言全篇演讲颇富诗意,穿插了大量他对母亲、亲戚、家乡的叙述和回忆。
有网友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接触他的东西,他的思绪可以好细腻,又可以好天马行空。他一个农村孩子竟然可以得诺奖文学奖……他对母亲的记忆好动人。”
关于演讲主旨,有网络评论写道:“饥饿,苦难,人性是他演讲的主旨。人都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缺点,莫言的坦诚和忏悔,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向莫言勤劳善良的母亲致敬!”
莫言最后的三个故事也令人印象深刻。有网友表示,这些故事“说得自己忏悔不已”。
反方:缺乏深度 不知重点
与正方一边倒地赞扬莫言演讲“情真意切”相比,持否定意见的网友观点则集中在“演讲深度不够”、“语言不好”这两点上。更有人直言不讳表示,“深夜躺在床上拜读莫言的诺贝尔获奖演讲稿,感觉就像一个中学生的作文。谁能点拨我一下好在何处?”
对于莫言的演讲语言和内容,有网友批评称:“这样的故事,外国人能听懂吗?太多中国味道和中国特色背景的东西,连我对农村还算比较熟悉的人读起来都有一种陌生感。莫言,不如惜言,话多,败矣。”
也有网民将莫言的演讲与历届诺贝尔奖得主相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个讲故事的人的演讲跟2007年帕慕克的《我父亲的手提箱》很相近,但比后者差了点深度。
更有人直接批评莫言的演讲内容太肤浅,无理论深度。“不知西方各大学的文学理论家听了今天的莫言演讲会作何感想,这样一个诺奖获得者居然在西方宫廷给大家普及中学水平的现代文学理论。西方一百年的现代文学史情以何堪?” 中新网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讲故事的人》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忆母亲 为多收别人一毛钱而流泪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话成长 童年最喜欢当说书人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赶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派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
文学路 从蒲松龄到马尔克斯
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
我在故乡生活了21年,其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8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
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
谈作品 《透明的红萝卜》最贴近我
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
我最新的小说《蛙》中,就出现了我姑姑的形象。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起初她还很耐心地回答提问,但很快便不胜其烦,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姑姑确实是我写《蛙》时的模特,但小说中的姑姑,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别。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有时简直像个女匪,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现实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我感谢姑姑的宽容,她没有因为我在小说中把她写成那样而生气。
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但书中的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
我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学,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
最后,请允许我再讲一下我的《生死疲劳》。这个书名来自佛教经典,据我所知,为翻译这个书名,各国的翻译家都很头痛。我对佛教经典并没有深入研究,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我觉得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人世中许多纷争,在佛家的眼里,是毫无意义的。小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身与时代潮流对抗的蓝脸,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农民,我童年时,经常看到他推着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我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这个奇怪的劳动组合,在当时的集体化社会里,显得那么古怪和不合时宜。事过多年,当我拿起笔来写作时,这个人物,这个画面,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但一直到了2005年,当我在一座庙宇里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时,才明白了讲述这个故事的正确方法。
讲故事 因为讲故事获得诺奖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上世纪60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我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扬扬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8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8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7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谢谢大家!(本文有所删节,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