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选前就预测自民党会在日本众议院选举中获胜,但以领先民主党5倍的优势大比分获胜,还是令人咋舌。他们在480个议席中攫取了294个,再加上其盟友公明党的31个席位,两党赢取了近70%的众议院席位。民主党在众议院退居第二。
这是自民党自2005年赢得了邮政选举后的最大一次胜利。安倍晋三也凭借自民党的压倒性胜利继2007年一任首相后重登相位,成为自1948年吉田茂之后两次执政日本的第一人。
“自民党和公明党一举成为了众议院的绝对多数党,意味着它今后的政治运作将比较顺畅。即便提出的议案在参议院被否决,众议院也能在重审阶段凭借2/3多数强行通过议案,使之生效。也就是说,自民党提出的任何议案最终都能通过。”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令远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
然而,这对中国来说并非好事。安倍晋三在选前曾表示他将在上台后修改《和平宪法》,“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并“讨论派公务员常驻钓鱼岛”。一旦安倍的修宪议案得到众议院的通过,日本重新军事化将正式开拔。
“如果安倍要修宪,他最大的反对声音将来自公明党。因为公明党主张对华友好,它不同意修宪。”胡令远教授分析说。因此,自民党要修宪只能联合日本维新会。
日本维新会是由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和前大阪知事桥下彻联合成立的新政党。它在本次众议院选举中一举拿下了54个席位。如果日本维新会和自民党联手,也将实现众议院的绝对多数席位。
更重要的是,和公明党的亲华立场不同,日本维新会党首石原慎太郎是积极的对华鹰派。他曾在今年9月力主钓鱼岛私有化,进而导致中日关系跌入冰点。在对华强硬方面,他和安倍之间存在合作的基础。选举结果出来后,石原公开向安倍递出橄榄枝,称愿意在修宪问题上合作。
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冯玮向本报记者表示,安倍不会和石原联手,而且他也不会继续对华强硬。冯玮教授指出:“自民党是舵手,财界是指南。安倍之所以能卷土重来离不开日本财界对他的支持。而日本商人希望的是尽快恢复中日关系。”
事实上,在选举结果公布后,日本工商会主席冈村正立即发表声明称自民党的胜利“反映出人民对自民党执行政策的能力寄予厚望”。日本中部经济联合会会长三田敏胸则敦促自民党尽快制定关注未来的经济政策,特别是日元贬值、走出通缩等问题。
冯玮教授进一步指出。安倍在今年12月10日的日本《文艺春秋》周刊上专门发表文章呼吁“恢复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而且在党首辩论中一改此前参拜靖国神社的承诺,给予模糊处理。此外,安倍对修宪的设定是“在适当的时候”。“这意味着修宪并没有具体的时刻表。我们对日本方面发出的语言要正确解读,风向已经改变了。”冯玮说。
胡令远教授也向记者指出,“尽管安倍对华立场(属于)鹰派,但他藏有伏笔,安排亲华派高村正彦当他的副总裁,以便选后能为中日僵局解套。”
在自民党称霸众议院的同时,民主党的席位从230席缩水到近1/4,至57席。更糟糕的是,野田内阁中包括官房长官在内的7名大臣在众议院选举中全部落败。日本东海大学教授叶千荣说:“这在日本战后宪政史上是没有前例的。”
野田为此引咎辞去了党代表的职务。胡令远教授表示,民主党的失败在于“它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方面都没有做出特别的成效,这令曾经支持它的选民非常失望,转而投票给自民党。”
三年前,民主党打着“国民生活第一”的旗号,宣称将改善日本的经济情况。然而,三年后日本仍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潭。最令选民失望的是,民主党竟然违背了选前“不增加消费税”的承诺,在收入没有实现倍增的情况下,将消费税从3%提高到5%。
日本众议院选举结果的第三大意外则是日本维新会的崛起。尽管被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贬为“乌合之众”,但首次挑战日本既有政局的维新会,此番竟一举跃升为国会的第三大党,且仅落后民主党3席。日本维新会的搅局已经成功。它在中日关系、美日关系上将继续凸显自己的右派色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