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掘得野葛根比人高
“好家伙,这么巨大的野生葛根还是第一次见到”。日前,记者在新建县南矶山矶山红石场南边村渔民袁真会家看到。长约一人高,重约50公斤的野生葛根就横卧在他家门前。这么巨大的野生葛根,让活了半辈子的袁真会也称奇。
在南矶山,村民们有年前挖野生葛根的惯例,掘葛根是一门学问,能收获到如此巨大的葛根更是十分难得的事情。袁真会说,这只野生葛根出土真是不容易,他花了两天时间才把它从地底下刨出来,夫妻俩齐上阵,把它给拖回到家里。由于当地地理位置偏僻,条件不好,对野生葛根一般都采用人工方式取粉,也是因为如此,当地人的手艺才得以一代代流传下来。更是考验袁真会他们的手艺。
传统手艺原汁原味
第一步,是由袁真会的父母负责清洗葛根,他们用普通调羹把葛根皮去除,很快,白白的葛身就完全呈现在面前。这一步看似简单,但非常关键,因为清洗得越干净,葛粉的质量才越好。
之后,袁真会将野生葛根放进一个石臼里,然后拿个特制的大木锤,围着石臼边转边锤,边打边兑水,直到葛根慢慢成为了一团粘粘的面糊。紧接着,袁真会的爱人则在搓衣板上不断搓洗挤压捣烂的葛“泥”,这样一来葛粉就完全溶于水中,最后在盘子蒙上一块白布,将搓洗后的水缓缓往白布上倒,留在白布上面的就是葛粉了,放在太阳底下晾晒。全家人要忙上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把这些野生葛根制作成成品,10斤葛根才能提取一斤的葛粉,那是相当的费功夫。
我们正在寻找
古人过春节前的准备工作是一项大工程,所以也就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民间手工艺,江西自古以来物产丰富,传统手工艺更是多种多样。不过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的工艺已随岁月而流失;有的因年代绵远而鲜为人知;有的则经久不衰,依旧见诸市井之间,它们往往都有数百年的历史。不俗不热闹,在2013年春节前,本报特别推出“寻找手艺中的年味”策划,搜寻江西春节传统手工艺,详细记录它们真实的制作过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