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1月14日,北京自来水集团公布了城郊106项出厂水水质指标的检测结果。水质全部达标固然让人安心,但不少市民还是大呼“看不懂”,因为106项指标里充满了诸如“总α放射性”、“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深奥难懂的专业词汇,让人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这些指标到底什么含义。就此问题,本报记者对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进行了专访。
本报讯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水务局党组书记聂玉藻昨日在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农业界别的小组讨论上表示,进入北京自来水管网的水都是合格的,可以放心饮用。
“进入北京水管里的水都是放心的”
聂玉藻表示,北京一方面极度缺水,另一方面仍存在大量浪费水的现象。最近引起关注的“北京夫妇20年没喝北京水”问题,水务部门已经与当事人进行了情况核实,他们对北京自来水的安全状况其实是认可的。
“我可以说,进入北京水管里的水都是放心的、合格的!”聂玉藻表示,国家要求对自来水做160项指标检测,北京自来水集团的检测项目达到了205项,自来水从水厂流出时都是完全合格的。
“南水”进京后北京用水仍有缺口
南水北调的水在2014年进京后,将极大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的瓶颈问题,但还不足以全部满足北京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每年分配给北京的指标,南水北调每年将给北京供水10亿立方米,但北京每年仍有4亿至5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因此仍需各部门践行节约用水的号召。
“南水”进京后将通过管道输送到水厂,水源丰沛的情况下会将多余的水向后备水源区补充积蓄水库,并补充北京地下水源,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水价是否上涨还未定
聂玉藻表示,南水北调的水涉及很多地区,水价问题需要由国务院牵头来研究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零增长等原则仍会保持不变。此外,丹江口的水是二类水,水质较好,因此“南水”进京后,北京的水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过,由于南方水质的硫酸根含量偏高,所以也要与北京当地的水进行调和之后再进入官网。
对话
“让老百姓像认天气一样看懂水质指标”
对话人: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
记者:很多市民反映自来水集团公布的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太专业,根本看不懂。水务部门今后打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程静:我们这次公布水质检测结果时,除了全部106项指标外,还专门精选了最重要的42项指标,就是希望方便百姓读懂这个报告。
水质检测报告是个新事物,需要一个认识过程。今后我们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公众宣传解读的频率和力度,让大家慢慢明白水质指标的含义,以后能像看空气一样看懂水质指标。市民有疑问时,可直接向水务部门询问。如果接触的机会多了,大家自然就会理解。
记者:今后有可能对某些指标采取科普化的方式进行宣传?有没有可能形成一个类似PM2.5的指标?
程静:当然是有可能的。今后我们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对一些指标进行讲解,最终使市民慢慢接受。比如含盐量怎么回事,硬度是什么,它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影响。这样大家就不会一听到某些指标高了低了就感到紧张。
比如硬度,很多人认为北京的水硬容易导致结石。但事实上,总硬度的国家标准是不超过450mg/L,北方的水的确比南方硬度高,但北京一般都控制在330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喝这个硬度的水绝对不会导致结石,医学上已经证明结石的发病与水硬度无关。
记者:老百姓更关心家里水龙头的出水质量,这“最后一公里”的供水水质如何保障?
程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不同产权的小区和物业的管理,其检测标准主要由卫生检疫部门负责。我们首先能保证红线以外的水一定合格,但也关心红线内的水质。这几年,水务部门已与多个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比如配合建委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改善供水管网。但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步推进,需要时间,也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文/本报记者 程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