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把菜吃光的顾客和打包剩菜的顾客有额外优惠;按就餐人数对餐盘搭配选用不同尺寸……市商务委发布信息称,春节家宴刮起“节俭实惠”风气,许多餐饮企业推出避免浪费的新措施。
上个月,市消协曾援引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的相关分析,推算出我国在餐饮方面一年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这样的数字触目惊心,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于是,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开展“光盘行动”成为社会的共识。
的确,我们必须认识到浪费粮食和浪费钞票之间的区别如果钞票是自己的而不是纳税人的,那么你多买点东西甚至买些奢侈品,都可以说是在拉动内需、带动就业。
毕竟,钞票只是一种流通工具、一种符号。但粮食不同,就目前而言,它依然是一种相对有限的资源,而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谁也无权浪费。
久居城市,常为房价担忧但几乎从不愁吃喝的人们或许早已习惯了粮食的“过剩”,但所谓过剩只是分配不均带来的虚假表象: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统计显示,全球有8.5亿人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良状态,其中半数以上是儿童,平均每天有1.8万名儿童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很多学生吃不饱饭,由于营养摄入不足,5个孩子中就有1个营养不良,学生生长迟缓率达近12%。
想到这些,谁还能说我有钱、我浪费谁也管不着?如果可以让汗滴禾下土的农民、吃不饱肚子的孩子来当“陪审团”,那么浪费粮食的行径就是一种无可争辩的罪行!
我们切不可将餐桌上的浪费与推动消费、拉动内需混为一谈。除了春节家宴上要“节俭实惠”,不浪费粮食理应成为每一个人长期自觉的行动。为此,除了多加宣传,不妨在一些细节上推进大小餐馆里的节俭之风。
例如,可以通过消协的敦促与维权行动,让所有餐厅都取消所谓的“最低消费”,从而避免吃不了却不得不多点餐的情况。再比如,可以尽快在餐饮行业推进垃圾计量收费试点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向厨余垃圾产量少的餐馆颁发“低碳环保奖”,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更主动自觉地提醒食客“光盘”或者“吃不了兜着走”。
贫困孩子的眼神是比空泛口号更好的“文明提示”,所以我们建议,餐饮行业可以在慈善机构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设立一些为山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捐款箱。这样就可以号召大家少点一个根本吃不下的菜,而把点菜的钱捐给饥饿的孩子。
庞岚
本报评论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