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凌晨,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年内首次上调,其中汽油每吨300元,柴油每吨290元。折合93号汽油0.23元/升,0号柴油0.25元/升。随后,北京市发改委据此也相应调整了北京汽、柴油价格,92号汽油零售价提至8.05元升,0号柴油零售价提至8.03元升。此次调整后,国内部分地区的汽油价格重新回到“八元时代”。 图为油站工作人员更新数据。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新网2月26日电(能源频道 张健康) 国际油价大跌之时,中国发改委公布了上调成品油价格的消息。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反向互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置于了尴尬的境地调与不调,均难以服众:
消费者不满意,油企不说话,国家发改委不解释。 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合理基本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问题是,应该怎么改?
业内提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市场化和缩短调价周期。
从纯理论上讲,市场化定价可能不合理、不合适、不理想,但无疑是争议最小的,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现在饱受质疑的各种影响油价的因素均可被排除于论域之外。
但是,正如抽离现实环境的任何理论皆是伪命题一样,离开中国石油市场的现实来谈论成品油定价问题,就会变成无稽之谈。中国石油市场最大的现实是什么?但凡有点儿常识的人皆可给出准确的答案:从开采到零售终端的各个环节皆由三大油企垄断。没有自由竞争的市场,谈何市场化定价?
那么,改革的方向是不是只剩下缩短调价周期一途了呢?
如果以现有能源消费结构和市场格局而论,答案几乎是无可选择的。如果以垄断产品视之,采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比较理想的办法,一则可以使价格尽可能接近成本,二是可以促使油企逐渐提高效率。但问题是石油的开采、提炼、销售成本随地质条件、原油品质、地理位置变化很大,而且要向三大油企获取真实数据势必登天。所以,保持与国际油价联动可能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透明、最简便、最接近真实成本的定价方式了。
但是,与保持缩短调价周期改革方向的同时,还可以加进更多透明化的因素,用经济学家许小年的话来说就是:应该给各方利益代表说话的机会。以中国现有的组织形式而论,根据《价格法》组织调价听证会,可能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如果跳出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市场格局,不满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人还可以寄望能源市场的“增量改革”。以近期可实现的技术手段而论,页岩气正迅速成为被业界普遍看好的新能源。如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能及时推出鼓励竞争的行业政策,允许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开发,早日实现规模化、市场化运营,不仅可以尽快解开成品油价格究竟应该怎么定的死结,而且有助于倒逼石油行业进行“存量改革”,从而最终实现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