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年一次的权力交接”昨天完成精彩的一步,在14日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当天全国人大会议的其他议程也推进顺利,鲜明的中国特色与西方选举中的辩论和争吵完全不同,有西方媒体觉得“投票没有任何悬念可言”,因为几个重要职位的选举采取的是“等额选举”方式,但也有媒体看到了中国政治规则的确立,它的魅力和潜力都将逐渐展露。英国路透社说,中国14日完成自1949年以来第二次有序的政治交接。中国领导人将怎样应对挑战?中国能保持经济增长奇迹吗?未来中国走向哪里?西方媒体提出的一大堆疑问将中国面前的挑战做了陈列,这种形势下,中国政治的确定性被广泛认为对全世界都是正面消息。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说,中国领导层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日本《朝日新闻》说,在政权代际完成交替之后,“换了挡的中国将开始提速,进入一段新的旅程”。
中国“进入一段新的旅程” “以超过99%的压倒性支持率,习近平被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为中国政治的最高领导者,他在会上与前任胡锦涛的"有力一握"标志着世代更替已经到来。”《朝日新闻》14日生动描绘了中国的权力交接。报道说,作为有风范的前任领导者,胡锦涛正式将全部权力交给后继者,两人年龄相差11岁,正基本符合中国一个政治周期的长度。
西方国家最高领导人正式就职都有一套繁杂的仪式,相比之下中国的交接程序则要更加简洁。美国《洛杉矶时报》说,根据中国的现行政治制度,没有国家主席的正式就职仪式,所以宣布完投票结果后,习近平向全国人大代表鞠躬致谢,并同前任胡锦涛握手。
在一些西方媒体看来,中国的权力交接即使早在意料之中,但仍然意义重大。西班牙《国家报》说,习近平在去年11月就被选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现在他又被选举为国家主席。这代表着中国两代领导集体的权力交接正式完成。中共中央总书记是中国实际权力的来源,但国家主席的职位能够强化领导人的角色,也有利于进行国际交往。
日本电视台说,习近平作为新的领导核心集中掌握党政军三权,具备了全盘领导的高度和手段,获得可以全面推行政策、来自党内外的权威和支持。英国路透社说,全国人大正式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该国完成自1949年以来第二次有序的政治交接。很多中国人希望习近平能够为该国带来变化。
俄塔社14日报道称,按中国的标准,领导人必须拥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和坚定的政治思想基础,这些习都具备。习给人的印象是谦虚、乐观向上,并具有领导风格。他的上任正是中国处于变革发展时期,因此要经受一系列考验。
除了选举国家主席,全国人大会议14日的其他议程也备受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说,中国全国人大周四还选举张德江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同时选举李源潮为国家副主席。这标志着中国10年一次的高层领导换届就要进入尾声。中国预计将在周五任命新一任国务院总理,完成10年一次的权力交接的最后一步。
“学贯中西”,“美国之音”14日选择这个词来评价中国新当选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报道称,这次人大选出非政治局常委为国家副主席,非同寻常。李源潮从清华和北大这两个中国最好的大学获得数学和经济学学位并且有法律博士文凭,还曾在美国顶尖学府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派学习。
对于14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日本电视台报道说,全国人大投票决定统合国家海洋部门并强化其权限,以及撤并重组今年备受争议的铁道部,这是中国行政结构的重大变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领导层新旧更替的同时,被视为垄断利益代表的铁道部的撤并,以及与新的国家重大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海洋局的建立也体现出中国政治新旧交替的特点。
两会影响力超出国界 “大陆两会影响力早已超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关注。”台湾“今日新闻网”14日说,全球看好大陆未来10年,欧美十分关注两会。
10年后,中国会是什么样?俄罗斯《观点报》14日的文章说,中国已经正式完成权力移交,但现在中国面临着与10年前不同的新问题和新任务,包括社会保障,贫富差距及腐败等问题。因此,习近平必须要采取新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这是中国新的改革时期的开端,如果习近平成功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在他任期届满时,中国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超级大国。
泰国《世界日报》14日的社评认为,由于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势崛起的速度加快,因此,国际社会对习近平的外交路线方向甚为关心。习近平首次外访选择了俄罗斯以及坦桑尼亚、刚果共和国和南非等国家,可谓另辟蹊径,既要对美日外交对中国的包围“迂回回击”,同时又要开拓有利于中国未来外交及经济发展的更大空间,“习近平式的中国全方位外交,从首次外访徐徐拉开序幕。”
据俄新社14日报道,克里姆林宫新闻局14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打电话祝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并祝愿他在政府重要职位的工作中取得成绩。克里姆林宫新闻局说:“双方对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还强调希望继续拓宽各个领域的合作、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协作。普京和习近平主张加强个人联系,因此指出,习近平即将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是十分重要的。”
俄罗斯《消息报》14日援引学者的分析说,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俄罗斯来说是个好消息。未来俄中关系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对中国来说,俄罗斯一直是战略伙伴,习近平准备首访俄罗斯证明俄中两国的亲密关系。
相对俄罗斯,日本的心态更复杂。日本《产经新闻》称,全国人大正式赋予习近平国家元首的最高权力,在政策方面具有鲜明色彩的习近平被认为将推行更为主动的强国政策,从而推动中国的发展路线从“和平发展”发展到“富国强兵”。报道还说,在14日人大通过的重大决议中,组建新的国家海洋局的决定或许最令人关注。这表明中国计划为公务海巡力量授予警察权,赋予其强行能力,进而在钓鱼岛问题上争取主动的考虑。这 一新的决策体制的出现可能会增大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和东海上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
“期待高、风险大”,这是台湾“中央社”14日对习近平接班的评论。“中央社”的评论援引专家的分析称“他接受挑战,将它们转化为机会。他把挑战转为对领导人的高度期待、高度盼望。”“民众高度期待,给他们蜜月期和空间能做不少事。”
台湾舆论还有自己的期盼。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副校长” 李英明14日在台湾《联合报》上撰文称,大陆两会已近尾声,从两会透露大陆对台工作的信息可看出,未来大陆仍将以促进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主轴,两岸关系正进入和平发展的第二阶段。两岸应让和平政策内化为与两岸政治运作、日常生活和风格习惯无法分割的部分。
中国面临外来的“逆风因素” 英国《独立报》题为“中国的新曙光:习近平已正式就任,他将怎样应对挑战?”的文章称,中国在民权、环境、经济和国际关系方面都面临严峻挑战。日本《产经新闻》也说,中国的高速增长正面临外来的“逆风因素”,这将考验习和他的副手们在经济领域的手腕。
未来中国走向哪里?德国《奥格斯堡汇报》14日提出这一问题,并回答说,关键取决于三个方面:党的信念;管理国家的能力;重新定义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中国不能再做孤独的世界大国,应该在世界面前展示一个更加积极的中国形象。
不过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看来,未来中国的走向不是一个问号。该报评论称,预计中国领导层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施政方向也是“由内而外”,但会有针对性,解决具体问题。该报另一篇评论还称,综观十八大闭幕至今100多天的中国情势,不仅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团结一致,用一致的言行全面、系统诠释了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主流舆论也以极大的热情和行动表达了对这一“政治方向”的支持。
德国《明镜》周刊14日说,数以万计的中国人从中国过去的繁荣中受益。在习近平等新一代领导人带领下,中国将继续以务实的脚步前进。(本报驻美国、西班牙、泰国、德国、英国特派特约记者 谌庄流 丁大伟 韩硕 青木 孙微卢昊 柳直 陈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