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面积约100平方米,分前厅和后厅,前厅有6个玻璃立柜,分5层陈列近百个款式的骨灰盒,售价从100元到11万不等。后厅主要放置寿衣、花圈等。
店老板姓李,30多岁“关键要嘴皮子灵活,这一行前途不错。”李老板指点新员工。“你不要觉得在这里干活有什么心理阴影,就当你是个卖菜的。”
上午9点,李老板开始教授擦骨灰盒。“这骨灰盒每个卖几千块,擦时要格外小心,不要磕碰着,擦完每个之后,在骨灰盒旁放一杯水,防止它干裂。”
记者走向角落里最便宜、也是蒙尘的一个售价120元的骨灰盒,准备从这个开始擦,被李老板制止,“这个不用擦,没人买,脏就脏吧。”
“这么便宜的骨灰盒,也卖不了几个钱,别摆了吧?”记者问。“那不行,区里要来人检查的,每个店必须摆这种便宜骨灰盒,但实际上,这种骨灰盒近两年一共只卖出去3个,你去摸摸质地,跟别的对比一下。”李老板说。
拿出这个布满灰尘的骨灰盒在手中一掂量,很轻,所用木板很薄,跟三合板相似,而店里一款“万寿”的黑色木质骨灰盒,重量约是前者的4倍,雕刻也精致得多。
“(客人)谁也不愿这么寒碜。”李老板说。
教店员看骨灰盒颜色说话
李老板指点:“你看骨灰盒有紫、黑、黄等颜色,材质都不同,紫色是小叶紫檀,黑色的是非洲黑檀,黄色的是黄花梨,这些名词要记熟,到时(对客人)看颜色说。”
20日下午5点,当天第一名客人登门。“看骨灰盒?需要什么价位,什么材质的?”李老板询问。
客人是一名中年女性,父亲去世,希望父亲走得体面一些。简单询问逝者去世原因、年龄、喜好之后,李老板将女顾客带到一款售价5600元的“仙境”骨灰盒前,“这款骨灰盒用的非洲黑檀木,材质一级,放几十年都没问题,加上雕刻细致,仙境的寓意也好,老人泉下有知,也会高兴的。”
看对方犹豫,李老板马上说,店里不光有骨灰盒、寿衣,到时候预订丧宴、公墓代理选购墓地、预订追悼会礼厅、预订丧葬用车之类的一条龙服务,都可以由店里来完成,“一条龙服务能打折,价格很优惠。”
就这样,一单生意完成。
2 【暴利内幕】
19个骨灰盒 进价7千多卖10万
记者留意,店里的骨灰盒以木质为主,但石盒、瓷盒、复合材料也应有尽有,玉石质地的售价昂贵,“纯天然阿富汗白玉整体雕”骨灰盒标价22865元,“特A级阿富汗白玉整体雕”售价119850元。
3月20日,直到下午2点,店里依然没生意,这时,李老板接了一个电话后说,“来货了,我去外面取一下。”
几分钟后,十多个泡沫塑料箱子被运进店内。记者注意到,这批新骨灰盒共有19个,均为木质,分为“万寿”、“仙境”、“梅兰竹菊”等款式,这些骨灰盒,在店里标价均超4000元。
初步估算,这批骨灰盒如果全部售出,将给店里带来约10万元的销售额。
记者偷偷注意到李老板手中的进货单,这些货品的总进货价加起来仅为1万元左右,经一番讨价还价,李老板最终为19个骨灰盒支付了7320元的进货费。进货单显示,绝大多数骨灰盒的售价都在进价的10倍以上。
另一家殡葬用品店的销售人员称,骨灰盒价格动辄上万“是向殡仪馆的价格看齐的,大家都这么标。”
3 【市场黑手】
“盲奶奶”暗抬售价
骨灰盒价位为何居高不下?一名殡葬从业人员表示,厂家需要向殡仪馆管理人员及销售人员缴纳公关费、好处费等,以期产品能入柜台,或能摆放在显眼位置;另外,就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料骨灰盒而言,出料率并不高,比如大红酸枝出料率约30%,但需要将成本完全算进去;还有,销售周期较长,丧葬用品店往往一天或多天无生意,只能通过抬高价格赚钱。
业内人士介绍,“盲爷爷”“盲奶奶”是推高骨灰盒价位的另一个直接原因。
“盲爷爷、盲奶奶”是行话,指一些年龄在五六十岁的退休人员。不仅仅深入各自小区,还经常出现在殡仪馆、寿衣店等。如果发现有别人的亲属去世,往往会大包大揽,极度热情,称自己有关系,会“发善心帮忙办理”。
“盲爷爷、盲奶奶”不仅仅热衷介绍,还会带逝者家属去寿衣店、殡仪馆等选购骨灰盒。“同款骨灰盒,在殡仪馆卖1万,盲爷爷、盲奶奶会将你拉到周边殡葬用品小店,一聊是熟人,砍价砍到8800元。这时逝者家属认为便宜而买下。殊不知买下的同时,店家会返还给盲爷爷、盲奶奶上千元好处费。”
材质骗局
材质假称昂贵黄花梨木
业内人士称,现在市面上骨灰盒材质很多都是假冒的,“比如黄花梨,这种木材非常稀有,一公斤约12000元,有些店里号称黄花梨的骨灰盒,进价几百块钱,怎么可能是真的?只有最普通的印度花梨木,才是几百块一斤。”
很多号称非洲黑檀的骨灰盒是用皮灰木刷上漆冒充的;红酸枝骨灰盒未必都是红酸枝,还可能利用障眼法作假,混杂其他木料,而消费者很难鉴别,容易被忽悠。
提醒
骨灰盒价高不一定质好
就如何选购骨灰盒,业内人士称,价位高的材质不一定好。选购中不应只选贵的,认为材料名贵的就一定好。不妨将选购的过程当成追思的过程。“想想逝者生前音容笑貌、兴趣爱好等,选择符合逝者生前爱好的有相关精神内涵的盒子更好。价位在数百元到千元足够。”该人士称。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易方兴 申志民 实习生 李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