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8日死于中风,享年87岁。担任首相11年,撒切尔夫人1984年与中方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前驻英大使柯华回忆,她“很具政治家风度”。有生之年,“铁娘子”五度访华,与中国结下“渊源”。
“英国倒下”
1982年9月22日,撒切尔夫人作为首相第一次访问中国、个人第二次访华。两天后,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与邓小平会谈,商讨香港问题(见图)。
会谈结束后,“铁娘子”从大会堂北门离开。走下石阶时,撒切尔夫人向守候在会场外的记者微笑致意,却不慎“脚下拌蒜”、摔倒在地。这一情形经由电视转播,引发众多媒体对谈判进程的猜测,甚至有媒体称之为“英国倒下”。
时任中国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鲁平、中英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前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在《我的中国心:共和国高层往事》一书中回忆,谈判中,撒切尔夫人一直抱定“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的主张,与邓小平激烈交锋,“碰了钉子”。
鲁平说:“她(撒切尔夫人)气势汹汹……小平同志说,(解决香港问题)不能再拖了。如果这期间香港发生了大的波动,或者我们双方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达不成协议的话,那就要另外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按这两名前任外交官的说法,撒切尔听后,“脸一下子就青了,所以后来离开大会堂下台阶的时候,摔了一跤。那时候小平同志就是很坚持把她驳回去了。”
1984年,经过长时间外交努力,“铁娘子”接受中方主张,达成《联合声明》。签字仪式上,第三次访华的撒切尔夫人感慨“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卸任后,撒切尔夫人先后于1991年和1995年访问中国。“铁娘子”1995年应中国外交学会邀请访华时,再次肯定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中英联合声明的基础。
中方表哀悼
1982年访华中,撒切尔夫人表达了对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关注。
访问中国期间,撒切尔夫人在中方为她举行的招待会上发表演讲,称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中英关系。
撒切尔夫人对中国当时正推进的改革开放“印象深刻”。她说:“要想维护和平就必须强大起来……吸引侵略者的是软弱,而不是强大。”
撒切尔夫人在那段演讲最后援引中国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描述中英关系的发展前景,认定两国在众多领域有共同利益。
多年后,撒切尔夫人仍旧保持对中国的关注。中国前任驻英大使马振岗曾回忆,“铁娘子”卸任后多次表达对“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欣赏。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撒切尔夫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生前曾为中英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香港问题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对撒切尔夫人的家属表示慰问。
综合新华社报道
哀悼
能让她倒下的只有时间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8日早晨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一些国际政要相继发表声明或讲话对撒切尔夫人去世表示哀悼。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8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撒切尔夫人去世表示悲痛,并称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及国际政坛上的卓越人物和坚强的领导人。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发表声明说,撒切尔夫人是同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欧洲领导人之一。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发表声明称,撒切尔夫人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英国,包括英国时至今日在欧盟中的特殊作用。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说,撒切尔夫人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她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远见和领导力。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说,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他称撒切尔夫人是“妇女的榜样”。
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夫人在担任英国首相11年间,对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声明中说,撒切尔夫人作为多年的英国首相,给现代英国留下烙印,“她是那个时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卓越的领导人物之一”。
争议
千古功过留予后人评说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以强硬手腕获得“铁娘子”称号,从政期间在国内和国际上数度触发争议。8日去世后,争议犹存。
8日,在白金汉宫、议会……英国多处标志性建筑降半旗;在撒切尔位于首都伦敦的住宅外,鲜花堆放(左图),一张卡片上写道:“最伟大的英国领导人!”
而在伦敦南部布里克斯顿,大约200人聚集,“庆祝”撒切尔去世(右图)。这一地区1981年因社会严重分化和种族矛盾发生大规模骚乱。不少集会人员高喊:“高兴!撒切尔死了。”另外,在英国北部矿工社区,撒切尔因在上世纪80年代以强硬措施压制矿工工会罢工,饱受苛责。刚年满70岁的达勒姆矿工协会秘书长戴维·霍珀说:“对工会来说,这(撒切尔夫人辞世)来得不够早,我高兴自己活过她。”
综合新华社报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