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 香港《新报》4月24日发表题为《各界岂能“消费”灾难》的文章,作者为舒扬。文章指出,较之5年前的汶川,四川芦山大地震后,微博、微信等新传媒登上“主舞台”,一方面为救灾提供了新的资讯传播平台,另一方面,亦有将灾难“话题化”的趋势。
文章称,从“最美新娘”的真伪激辩,到对民间救援队的“意见互殴”,以及是否该信任内地红会的争执,一些人总爱把自己看做“道德的化身”,将对方指作“伪善”。只是这样的辩论,对于救灾、对于生命,又有何益?
“抢新闻”对于记者来说无可厚非,但在芦山地震后,大量传媒涌入灾区,部分记者却出现无事可做的窘境。灾害报道与其他新闻报道,毕竟存在明显区别,尤其是,必须要在敬畏生命与攫取新闻事实这两者间,巧妙地找到平衡。将灾情及时传递给外界,这是记者首先要做到的;至于挖掘灾难面前的典型事例、闪光人物,则不能“过度”,甚至可以适当放缓。
文章指出,大灾难时传媒过度把目光盯在灾民身上虽可以传递正能量,但难免有消费他人苦难之嫌。将心比心,当人们遭遇难过的事情时,最希望的,当是不被陌生人打扰,不用一遍遍向别人重复苦难,撕开正一点点复原的伤口。
而在“个人媒体”时代,舆论道德的约束,自然也要扩展至广大网民。有些争论,放在这一刻来看,的确不合时宜。就拿本次救灾中备受关注的内地红十字会为例,短短3天,就被网民拉入4宗舆论漩涡。一是说台湾红会要进入灾区,需向内地红会掏500万元人民币“买路”,双方随即证实是“假消息”;二是红会称赴灾区“考察”,网民齐轰后改为“评估”;三是网民称灾区一名红会官员戴名表,后证实,当事人是一名记者;四是网民质疑李连杰“壹基金”仍属红会管理,同样被证伪。
文章称,当民众及救援组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这些“捕风捉影”质疑、辟谣、反辟谣中,真正应当被关注的事情,往往会被忽视。灾难不应成为茶余饭后闲侃、找乐子的载体,更不应成为某些人寻求“存在感”、党同伐异的舆论战场。对于这些打着道德旗号却消费灾难者,只能奉上一句,请消停些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