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报本”见证了黄振荣的说媒生涯
|
今年71岁的黄振荣,在太白县可谓家喻户晓,15年时间撮合400多对男女步入婚姻殿堂,他也因此被称为“金牌男媒婆”。
小小“情报本”见证说媒生涯
昨日,记者来到太白县咀头镇黄凤山村,见到了黄振荣老人。说起自己帮人说媒一事,老人笑开了花。黄振荣说,他以前是村上的干部,由于人缘好,村上的人都很信任他。“我从15年前开始给人说媒,给多少对男女拉线已经记不得了,但撮合成的就有400多对。”1998年,村上有个小伙由于性格腼腆,家里给说了好几次媒都没有成。黄振荣知道后,开始留心此事,刚好当时村里有个姑娘也在找对象,于是他开始为两人牵线。“见面后两人都很满意,不到3个月就订婚了。”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说媒,黄振荣显得很得意。成就这段美满姻缘后,村上许多人都来找他帮忙说媒。
总结自己15年说媒生涯的秘诀时,黄大爷说,首先是要对村上及周边村子家家户户的情况要熟悉,“谁家男未婚女未嫁,自己脑子里要有数”。老人说,“当媒人不能怕麻烦,有时候要费好多周折。有一回,我给一对年轻人牵好线,俩人谈了一年多,但女方父母因为4万多的彩礼钱阻拦结婚,两人无奈分手了。一年多后,两人都没有另找对象,我一看两人确实合适,就又给介绍了一次,谈婚论嫁的时候,还帮两边父母从中协商,彩礼降了1万多,这对年轻人最终如愿结婚。”黄大爷称,他给人说媒有个原则,打牌赌博、游手好闲的人,坚决不说。“人家托我说亲,我必须负责。除了把家庭、工作、个人爱好这些情况了解清楚外,我还会多方打听这个人的人品,男女都一样。”
在黄大爷家中,记者见到了几个小本子,黄大爷称这些本子是“情报本”,本子上记的全是男女青年的姓名、性别、年龄、电话等基本信息,“家里就这几本了,其他的由于时间长了都找不到了,基本上一年至少能记一本。”因为名声在外,谁家儿女要找对象,都会慕名寻到他这里来咨询、登记。
看电视相亲节目学习经验
黄振荣的老伴侯秋雁对记者说:“说媒是个好事,看到这么多男男女女从互相不认识到最后走到一起,尽管我老伴有时要忙前忙活,但我和他都很高兴。都说当媒人能改善家里的情况,但我老伴往往为了促成好事,还会自己垫钱呢。”说到这事,黄大爷接上了话茬儿,“之前在说一门亲事时,小伙家境贫寒,拿不出彩礼钱,女方父亲不同意,我看他俩情投意合,不成实在可惜了,就当了一回担保人,让小伙打了欠条,后来每年小伙都托我把钱给对方送去,分3年给完了,现在人家娃都一岁多了,一家子很幸福美满。”
提起目前电视上火爆的相亲类节目,黄大爷说自己也常看,为的是学习经验。“现在年轻人都很有思想,看这些节目我才能更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更好地促成他们结合。”
在西安从事婚姻家庭理论研究的胡女士说,古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是古代民间的重要职业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媒人,古代的成婚礼节每一步都少不了媒人。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造成大量“剩男”、“剩女”的出现,因此才会在时下出现诸多的电视相亲类节目。黄振荣老人用自己的热心,促成当地许多青年走进婚姻殿堂,是一项善举。
文/图 记者王晓光 见习记者徐雯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