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财长为习奥会建言:中美经济协议条件成熟
原标题 [美前财长为习奥会建言:中美达成互利经济协议条件成熟]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4日文章】题:皆大欢喜之路(作者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
当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非同寻常的私下会晤时,国家安全必将成为主要话题。不过,由于经济议题是中美关系近几十年来的基点,所以两位领导人有必要抓住这个机会给共同的经济议程注入新活力。自从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两国的政治和经济条件首次成熟到足以达成互利经济协议的程度。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经济改革,与美国磋商达成新的经济协议也会产生同样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和新领导班子意识到,改革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奥巴马总统致力于恢复美国的竞争力。他知道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前提。
本周启动重要经济谈判的理由非常充分。美国和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是美国增长最迅速的出口市场。从长期来看,中国可能会成为美国产品的需求驱动力。这同时也表明,两国经济紧密交织。
考虑到如此强烈的相互依存性,经济紧张气氛未免过于浓厚。在中国,出口游说集团在争取有利于自身利益和限制外来竞争的政策。尽管美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远远超过中国,但国家安全忧虑和中国日益增加的网络入侵行为导致反华情绪高涨,加大了中国在此间投资的难度。贸易赤字持续存在。许多美国企业认为北京在改变游戏规则,偏袒本国重点企业。
但根本问题在于,如果美中经济更加平衡,走上更具可持续性和互补性的轨道,两国的经济关系将更加稳固。
眼下的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储蓄得太多,生产得太多,向美国销售得太多,自己消费得太少。美国则储蓄得太少,消费得太多,希望能生产并向中国销售更多产品。两国的挑战是拟定一个议程,让未来的经济成功更有保证。
归根结底,两国需要资本实现更自由的流动:对美国人而言,是因为他们需要创造就业岗位的资本流,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人而言,是因为北京需要增加在美国的投资。
这对两国而言都是难得的机会。我们可以继续采取被动态度,但也可以采取主动态度,通过磋商使两国的经济更加平衡。如果我们错过这个机会,将会懊悔不已。
(未经《参考消息》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来源:新华国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