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局口街24号,陈水总家大门紧闭。吴金彪 摄
|
本报特派记者 吴金彪 发自厦门
9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犯罪嫌疑人陈水总所住的局口街24号院,通往小巷的院门已经关闭,“往常这里都是开着的。”对面一家衣服店的女子说。
“不要进来!快出去!”趁着有人开门进入的机会,记者试图进入探访,被一名陌生男子喊了出来。“他(陈水总)家人都搬走了。”
从小到大,一个人独来独往
通往陈水总家的小巷狭窄、黑暗,在繁华的都市间显得有些“不合群”。陈水总的性格在邻居眼中也如同这条小巷,显得有些“特别”,从小到大,他似乎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内向且孤僻。
“除了他的大哥和嫁出去的妹妹,全家人几乎都挤在这个窄小的巷子里。”70岁的老邻居林明对记者说,陈水总就在小巷出生,与哥哥陈水庆和其他孩子不同,幼小的陈水总喜欢独处,经常一个人玩。
“不过很善良、老实,从来不和别的孩子吵架。”林明回忆说。
陈水总小学毕业后,随家人“上山下乡”,到厦门郊区一个叫“马巷”的地方锻炼。13年后,29岁的陈水总又回到了位于厦门市区的局口街。
家里穷,全靠大哥维持
“家里条件很艰苦,全靠大哥陈水庆卖水果、快餐维持。”林明说,陈水总的父母除了局口街的房子,并无其他产业,“擀面为生”,养活不了一大家子七八口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哥陈水庆就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
“他(陈水庆)没上过学,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生意却做得不错,卖水果,卖快餐,也挣了一些钱。”林明说,陈水庆曾经租过他的店铺做快餐,一开始生意还不错,不过后来因为家人欠债“生意做不成了”。长期的操劳,让大哥陈水庆患了胆结石、胃病,每天都要吃药。五六年前,陈水庆搬离了小巷。
8日下午,一名白发老者蹲在局口街的巷口,默默注视着局口街24号的小巷。邻居称他就是陈水总的大哥陈水庆,不过记者刚要上前搭讪,他就摆摆手离开了。9日陈水庆再也没有出现在小巷。
生活不如意,这两年脾气变古怪
陈水总和姐妹的生活因大哥陈水庆稍有改观,不过因为已经分家,没有固定职业的陈水总依旧生活在贫困线上。妻子在鼓浪屿等地“擦擦涮涮”打零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陈水总还有一个女儿,正在上高中,交学费、以后找工作都需要钱,而陈水总这两年却几乎没有工作。
在附近做服装生意的邻居“阿珠”说,陈家尤其是陈水总的“封闭”也是出了名的。摆摊卖汤圆,妻子在旁边招呼,陈水总则默默地站在一边,轻易不见他说话,也不见他笑。
邻居曾先生在陈水总的后门开了一家快餐店,陈水总隔三岔五地来买面。“一大碗拌面。”陈水总每次都是说完这几个字后就沉默不语,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
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这两年陈水总的脾气也变得有些古怪。邻居们“很少到他家串门,几乎都不记得他了”。
不爱说话,却很要面子
警方公布的监控中,嫌疑人陈水总穿戴整齐,一身白色衬衫,拖着一个行李在站台间匆匆而过。“他平时就爱整洁,平时就是这身打扮。”邻居曾先生说,陈水总不爱说话,不过却很要面子,平时买碗面穿的也很整齐。
在“陈水总”的微博中,登记年龄为59岁的陈水总多次提到要将年龄改为60岁,因为只有60岁才能办社保。在邻居眼中,这也显得十分正常,因为“早办一年,就能多拿万元左右”。这对家庭不富裕的陈水总来说“很重要”。
而对于为何选择在BRT金山站牌附近纵火,邻居们也猜测,可能是因为与“社保中心”都在一条线路(附近)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