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报记者 葛志浩
首个“全国低碳日”昨日正式启动。当天在上海,以“城市生活,乐享低碳”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外滩金融广场举行。
据了解,今年上海低碳行动将聚焦“衣、食、住、行、用”,其中将倡导餐饮单位减少提供一次性餐具,开展适量点餐、“半份菜”服务和剩菜打包提醒,对“光盘”顾客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
另外,以低碳、环保为理念的“绿色旅游饭店”也将成为今后的力推方向。
不用“6小件”赠饮料
“现在已经有饭店推出举措,只要旅客不用客房内的‘6小件’,就能获赠饮料一杯。”在昨日的活动现场,静安区旅游局局长王建忠介绍说,对于“6小件”,上海不少饭店已经推出或正尝试一些鼓励措施,包括免费提升套房级别、赠送礼品、降低房费等。
所谓“6小件”,是指“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牙膏、一次性香皂、一次性浴液、一次性拖鞋、一次性梳子”等生活常用品。
据上海市旅游局旅游管理处负责人缪佩珍介绍,旅游业在拉动经济的同时,也让绿色饭店的创建成为必要,“目前上海已有70%以上的星级饭店,在客房内放置减少一次性客用品征询宾客意见牌。”
缪佩珍表示,今后上海旅游饭店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低碳化。如在现行的“绿色旅游饭店”评定细则中,已将各种一次性用品的消耗作为评分的依据。此外,在新能源使用、剩余食品打包服务以及用纸量等方面,专家也会予以重点考虑。
作为上海首家“碳中性”酒店,雅悦精品酒店表示,尽管让“6小件”退出舞台困难重重,但他们已尝试用各种方式提前告知入住旅客,尽可能使用自己携带的洗漱用品。
低碳行动可换货币积分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海低碳行动将聚焦“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针对市民家庭、商家、办公楼宇、企事业单位、校园等五个领域,倡导夏减冬增“一件衣”、舌尖享受“拒浪费”、洗漱用品“自己带”、健康生活“走出来”、手帕水杯“随手带”等低碳行为。
与此同时,为鼓励积极参与低碳创建的市民,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上海零碳中心联合推出了我国首个零碳信用置换平台。
据上海零碳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平台由碳计量、碳置换、碳交易三大系统组成。市民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在注册成为会员后,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低碳举动获取对应的零碳信用。“当零碳信用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可在网上兑换相应的商品。”
上海今年低碳专项活动
(一)市民家庭低碳行动
倡导鼓励市民践行以下行动:
1、减少食物浪费,外出就餐适量点餐、剩菜打包、争做“光盘族”(吃光盘中餐)。
2、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外出住宿自带“6小件”,购物优选简包装,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重拾手帕、菜篮子。
3、低碳出行,践行“135行动”(出行距离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公共交通工具)。
4、垃圾分类,对废旧灯管、衣物、玻璃、电池等定点投放。
(二)商家低碳行动
倡导鼓励商家践行以下行动:
1、餐饮单位减少提供一次性餐具,开展适量点餐、“半份菜”服务和剩菜打包提醒,对“光盘”顾客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
2、旅游饭店减少提供 “6小件”,在订房、入住时主动提示住客自带“6小件”,并对践行宾客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
(三)办公楼宇低碳行动
1、落实空调夏季26℃、冬季20℃的节能要求。
2、减少一次性茶杯使用。
3、尽量采用自然光,养成随手关灯、关闭电脑等习惯。
(四)企业事业单位低碳行动
倡导企事业单位和员工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创新创效活动,为单位节能减排做贡献。
(五)校园低碳行动
倡导鼓励学校和师生践行以下行动:
1、在本市中小学开展“走路去上学,低碳我行动”活动。
2、积极争创“无浪费食堂”。
“全国低碳日”怎么来的
据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今年6月17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低碳日”。这是我国政府为提高全社会节能低碳发展意识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2011年,国家信访局接到有关学者关于设立“全国低碳日”或“全国低碳周”的建议函。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国务院法制办和发改委经过认真研究,并协调多个部门的意见,以国家发改委的名义向国务院提出设立“全国低碳日”的建议。
去年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全国低碳日”,从今年起,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3天作为“全国低碳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设立“全国低碳日”是国务院着眼我国低碳发展大局作出的重要决定,体现了国家对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的支持和重视。
在解振华看来,居民衣食住行节能减碳潜力很大。以节能灯为例,11瓦的节能灯替换40瓦的白炽灯,照明效果相当,一只灯一年可少用电34千瓦时,省电费近17元。我国在用的白炽灯约有14亿只,如全换成节能灯,年节电480亿千瓦时。他认为城乡居民应从点滴做起,主动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中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养成低碳生活习惯。购买节能低碳家电、汽车等产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